涉江采芙蓉-观摩课教案 (1).docxVIP

涉江采芙蓉-观摩课教案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宋晶晶 教学目标: 诵读诗歌,品味诗歌含蓄蕴藉的手法。 品析意象,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情感。 教学安排:一课时 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秀丽的山川河流孕育出诗的灵气,诗意无处不在,它折叠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风雅里,它呈现在“扈江离与辟芷兮,任秋兰以为佩”的汨罗江畔,它奔腾在“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的坚贞爱情里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来到东汉末年,跟随《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一同去感受这种美丽的诗意。 因声求气 自读:读准字音,声音力求抑扬顿挫。二三字格式断句,第三字延长发音。 2、叶嘉莹先生说:“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来感知诗的音节节奏,探求诗的气韵情感。(配乐) 三、关注动词 曲尽其妙 男女分开读(女生前四句 男生后四句) 找出动词: 涉 采 遗 思 还顾 望 离居 等动词 动词动作性,画面感很强,营造出来一种意境。 涉的含义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诗经》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明.刘基《卖柑者言》 少好学,博涉书记。《后汉书》 过渡:诗人站在江边,缓流清凉的江水浸湿衣衫和肌肤,她不辞辛苦蹚水过河,采摘芙蓉是为了大家能不能结合诗句说一说。 望的含义 望,远视也。《玉篇》 举头望明月。————《静夜思》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诗人望到了____________,想起了__________。 (分享交流) 小结过渡:诗人回望旧乡,却望到了浩浩长路,望到了层叠的山峦,望到了浩渺的云烟,长相思,在旧乡,佳人不见,摧肝肠。 “浩浩”叠词,道路漫长无际,忧伤绵长。 2.现在请同学们自读全诗,一个词语来概括诗人的内心,并用一句话进行解说。 (分享交流) 3.现在请大家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始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言之有理即可 不求统一) 明确:涉江采芙蓉的应该是个女子,理由如下: (1)《荷塘月色》: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2)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张籍《采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 江南民歌常用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示着“夫容”,“莲”暗示“怜”。 (3)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 明确手法:对写法(对面落笔) 对写法的延伸拓展: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读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浣溪沙 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 想君思我锦衾寒。 文学作品正因为其含蓄隽永、开放式解读而愈显魅力,同学们在阅读时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思想,重在学习诗中婉曲精妙的表现手法、质朴自然的语言,体会其中单纯浓烈的情感。不管是思妇思夫,还是游子念归,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最真挚的情愫,因这种情愫太过浓烈,而有了最后两句撼人心魄的心声: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探求根源 “同心而离居”同心同德、心心相印、两情相悦,可是啊,却要被迫分离,天各一方。“同心”表明“离居”不是因为两人感情不和, 1、思考:忧伤的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结合手中的学案梳理《古诗十九首》相关背景 拓展阅读《古诗十九首》 (幻)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 行行重行行,无论生别离。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幻)“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别,死生新故之感” 明确: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三国纷争。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奔走交游,背井离乡。家园的残破,时代的扰攘,人们无法过上和平安定、全家团聚的生活,这里诗人将个人与时代联系,将一己之思上升到动乱时代的悲哀,升华了诗歌情感,超越了同类题材。 再读共情 本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如今有家不得归,有爱不能守,这种痛苦,哀伤,你能理解吗?带着情感再读(分角色配乐读) (齐读)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绝美的诗,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一种中国式乡情、亲情、爱情的缩影,横亘于历史时空之中,“看似平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涉江采芙蓉》的文字绝没有浮躁的华美,仅用清淡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