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docx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 ?   F830.45 :A 1005-1007(2018)10-0061-18   自20世纪60年代抵押贷款证券化诞生以来,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以银行为发起主体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美国、欧洲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实现了迅速增长①,并一度超越国债市场,成为资本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子市场。虽然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市场规模出现萎缩,相应的风险隐患也不容忽视,但资产证券化促使金融机构改善流动性、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与提高盈利性等功能依然受到了市场的广泛青睐。自2005年3月,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序幕正式拉开,但金融危机的出现使我国基于审慎考虑暂停了试点。至2012年5月,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与金融深化的需要,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新启动,央行、证监会与银监会也陆续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或注册制,这些有利政策驱动资产证券化发展不断提速②。然而,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如何深入理解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动机,探讨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与发达国家的异同点,将是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前提。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因素已做了大量研究,但现有文献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进行理论与实证剖析。对于我国而言,金融工具的创新往往具有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并且由于处在起步阶段,及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与发达国家的较大区别,同时考虑到我国正处在经济下行的特殊周期阶段,使得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因素必定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区别。鉴于此,针对我国现实情况,研究如何借鉴发达国家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因素,并剖析政策因素与特殊经济周期环境在资产证券化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关于发达国家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基于银行层面的资产证券化驱动因素,Berger和Udell(1993)[1]、Affinito和Tagliaferri(2010)[2]等学者主要从流动性需求、风险转移、提升盈利能力与改善资本充足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本部分区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因素与其余因素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1.关于发达国家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基本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从发展历程来看,资产证券化最初诞生于美国“金融脱媒”的经济背景[3],而这种创新流程本身所具备的特殊机制,又是银行分散和转移风险的重要工具,因此增加流动性和风险转移被视为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动因[4]。对于“增加流动性”,相关文献认为该效应是通过真实出售将信贷组合转移至SPV,由SPV发行信贷支持证券以获取流动性的过程[5],因此“贷款出售”被视为一种资产融资方式,并可作为零售存款的替代[6],或被视为银行除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之外的第三种融资方式[5],同时该效应所实现的流动性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管制[2]。此外,也有文献认为正是因为资产证券化有利于补充流动性,致使具有逐利特征的商业银行持有较少流动性缓冲[7]。在此基础上,多数文献分别以欧美国家银行为样本,给出了银行基于流动性需求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证据[2,5,6,8]。可见,“增加流动性”已被视为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本动因[9],甚至有学者认为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最终目的[10-11]。   同时,作为一项“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多数学者认为银行进行证券化的主要动因在于管理信用风险[12-13],并降低信贷资产风险暴露与预期损失[14],或最小化财务损失成本[15],一些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资产支持证券降低了商业银行偿付风险,及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16-17]。但也有文献认为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明确[18-20],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银行在风险转移后弱化了针对借款人的信用监督[21-22];二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银行反而将较高风险资产保留至表内,将风险较低资产进行证券化[22];三是风险暴露较低的银行更偏好于发起资产支持证券[23];四是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的风险转移是有限的[24]。   2.关于发达国家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其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除了上述动因,也有文献基于资本需求与盈利性等因素分析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动因[22,25]。对于前者,相关文献提出了“监管资本套利假说”[26],认为银行发行证券化可以降低自身风险资本,从而满足监管资本的要求,也有学者从实证角度证实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改善[27]。但针对该动因的研究也存在争议[28],甚至有文献认为没有充分证据显示监管资本套利会驱使银行开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