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习目标 语文要素 阅读:1.默读课文,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写作:写出自己读书的目的,并表述清楚理由。 学习重点 默读课文,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准备 《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学习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前置性学习内容 了解周恩来的生平及对新中国的贡献。按照《新解新教材》预习卡的要求进行预习。 学习内容与目标 1.认识“崛、范”等生字,会写“肃、默”等字,会写“严肃、默默”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境与任务 活动一:抓住主要事件,领悟爱国情感 今天,我们要走近少年时代的周恩来,了解他立下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周恩来。 2.预习反馈,扫除字词障碍。按照“自读提示单”,自由读课文。 自读提示单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碰到新词,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文中找出与“中华崛起”意思相反的词。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小组交流自读成果,派代表全班汇报展示。 (1)崛起:山峰高高突起。“中华崛起”指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中华崛起”在文中的反义词为“中华不振”。 (2)课文主要写了少年周恩来因为感受到中华不振,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故事。 活动二:围绕“中华不振”,梳理事件,理清故事 1.再读课文,完成学习单。 学习单 三件事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事件 用序号标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第一件 新学年开始 学校 魏校长、周恩来 立志振兴中华 ③ 第二件 十二岁那年 奉天 伯父、周恩来 耳闻“中华不振” ① 第三件 一个星期天 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中国妇女、周恩来、中国巡警 目睹“中华不振” ② 2.同桌交流,修正学习单。 3.利用学习单,归纳每件事的主要内容。全班交流反馈。 预设①:归纳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将所有同学的回答一一罗列出来。 点拨:在第一件事中,很多同学都回答了魏校长的问题,但是作者重点是要写周恩来的回答,在归纳主要内容时其他同学的回答可以忽略。 预设②:归纳第二件事的主要内容,由于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太多,不知道该选哪个。 点拨:在第二件事的概括中,出现了“十二岁那年”“在奉天上学的时候”“来到了东北”“奉天”这些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应该要“舍大取小”,即选择相对比较具体的时间、地点:“十二岁那年”和“奉天”。 预设③:归纳第三件事的主要内容,不能抓住主要人物。 点拨:尝试划去次要的人物(同学、围观的中国人),保留主要人物。再理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说清楚主要人物做了什么或想了什么。 4.对照学习单,尝试将三件事连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小组内交流,尝试连接三件事。 ①再读课文,思考:这些事情中哪件事是结果?哪件事是原因? 点拨:课文并不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连接第一件事和第二、第三件事。 ②思考:怎样按照时间顺序说清楚课文中几件事的主要内容? 点拨:将三件事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序,再用表示时间的语句连起来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 (3)小结:归纳有多件事课文的主要内容,先弄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想清楚几件事的关系,最后用适当的词语将多件事连起来,这样就能清楚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教学充分体现出归纳能力的运用与提升。归纳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册教科书第四单元的教学点,所以在归纳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教师根据学情进行难点上的指导。将几件事连起来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新增知识点,采用了教师引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分步实践中掌握。 活动三:课堂延伸,反馈交流 1.订正《新解新教材》预习卡。 2.拓展延伸。 (1)了解周恩来所写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句意思和写作背景。 (2)了解“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及当时签订的相关条约。 3.提出搜集要求: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洁地记录。 学习内容与目标 1.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2.把自己读书的目的写出来,写清楚理由。 情境与任务 活动一:借助资料,探寻立志原因 一、抓住关键词“中华不振”,激发情感。 1.快速默读全文,找出“中华不振”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 预设:(1)“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2)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

文档评论(0)

琳萱备课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课件、教案、试卷等各类教学资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