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在对学生的评价考试当中,不考查学生对名词术语概念的掌握,现在中考试题题干的表述部分,名词术语也比较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掌握这些名词术语。 我们掌握了这些常见术语的意思,可以是帮助大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了解试题的要求,从而提高得分率。 我们平常教学中也发现,有不少同学拿到试题以后,因为对有些名词术语缺乏准确的了解,以至于,不知所问,愣在那里,无法下手;或是答非所问,大量失分。 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归纳整理出考试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正确地理解这类名词术语对对学生快速,准确答题也至关重要。 字面上的理解是:归纳,总括。 需要指出的是: 在叙事性阅读材料中,“概括”是抓住记叙的要素对内容进行简要重述。 07年在一篇题为《火柴天堂》阅读理解中,有这么一题: 妈妈匿名拜“我”为师参与网络游戏,帮助“我”戒掉网络游戏的习惯。 (2分。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答案中包含了这样几个要素,相反我们在概括时抓住这几个要素,这道题的答案也就出来。 答题时不少同学答得很多,…… 其实如果大家对照前面我们讲的,说明文中的“概括”通常是归纳事物的共同特点,并简明地叙述。 我们同学就不难发现前面我们答了那么多,其实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也正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23.一是四合木的自身因素; 二是外力的破坏。 明白了说明文的中“概括”就是要对事物或事理特点进行归类,然后再简述,也就有了解题的方向或思路。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名词术语对答题的重要性,只有清楚别人问什么?才能有的放矢。 审题比较高的境界:揣摩命题者意图。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能够这样做的学生,他已经练九阳神功到了第九重,指哪打哪,无坚不摧。 但我这建议大家还是从头做起,打好基本功,如果在还没有掌握审题的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去练这神功,否则练走了火,得不偿失。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整体意识缺乏 考场上为了抢时间,再加上平时习惯不好或心理紧张,或者受思维定势等因素影响,我们的同学在做阅读题时没看完全文就仓促答题的大有人在,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对文章理解,要么以偏概全,要么断章取义,抓不住中心,得不到要领,甚至和正确答案大相径庭。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正是因为同学们整体意识的缺乏。 什么是整体意识? 就是在文章阅读和题目解答的过程中,从全文整体出发为思考、探究、直至做出结论。有较强文学性的文章,其内容的精致,写作技巧的高明,往往都是由整个文本系统来体现,而设题时无论是内容把握还是写作技巧鉴赏,也都紧扣文章的深层写作意图,因而解读的关键就是能准确地进行整体把握。我们平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同学做题时,如果没有非常明确的把文章看成一个紧凑而精密的系统,常常就会因局部而漏整体,甚至因局部而危害整体,以致出现答题时的不全面、不准确、不严密。 所以同学们在做阅读题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速度可快可慢,时间来不及,甚至可跳读。读完后一般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文章主题是什么,二是文章大概思路怎样。如是记叙文大致知道写的是什么事或主要是什么人,作者对人或对事的基本态度是褒还是贬?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是议论文知道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说理的;是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说明顺序是什么,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是小说还要弄清小说的基本情节,是抒情散文要知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些不需要精确的语言表述。但要能有一个大致初步印象,为下面具体答题确立方向。 整体把握了文章,考题就会迎刃而解。那些考查对文章整体理解的考题(如理清思路、概括大意、归纳中心、评价感情倾向等)自然不必说;有的考题虽然考的只是某一个点,但实际上往往涉及到整篇文章,要正确答题,必须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只有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解题时才会游刃有余。 答案1,该同学没有读完全文就草率答题,只看到了“打”,没有看到“爱”。 答案2,该同学读完了整体,却没有进行“感知”,所写答案,和文章选段距离较远。 那么怎样树立整体意识呢? 整体意识有两个支撑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文本主旨的整体感受。 13.阅读③段中的画线句,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 ①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② (2)从①②两处划线词语中任选一处,作简要品析。 对(▲)处简要品析: ▲ (2分) 第六十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答: ①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端午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② “染”字准确传神地表现出端午习俗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意对即可)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