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沁园春·雪》教学设计.docxVIP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沁园春·雪》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沁园春·雪》 1.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感受诗歌中的形象,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3.掌握本词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4.感受词人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飞花令。同学们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吗?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得名于唐代诗人《》中的名句“”。飞花令的游戏规则,规定一个关键字,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含有规定关键字的诗句。 同学们刚刚说的都是古人关于雪景的描写,或感悲凉,或诉离情。那在毛泽东笔下,雪又是一番怎样的表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作者及作品介绍 出示毛泽东图片和诗句。 播放课文录音。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一读:整体感知 二读:字正腔圆 三读:读出情感。 eq \a\vs4\al(目标导学一:朗读训练,体会情感) 1.借助工具书或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 2、大家认为朗读一首词作应达到什么要求? 整理答案:朗读一首诗或词,语气、停顿、重音都是非常重要的。 3、课件出示前三句,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前三句,哪几个字重读能突出大气磅礴?(教师提示千和万,这两个字突出祖国的辽阔。) 4、请同学们带着重音、节奏、感情等再读课文。(3分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把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分享一下。 6、配乐朗诵。 【教学提示】 抓住朗读环节,通过听读朗诵、教师指导朗诵、学生诵读等环节,再辅以本词写作背景的介绍,营造一种豪情激荡的课堂氛围。 细读感悟 (一)品读上阙、领略意境 1.品字词 提问(2):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阕主要描绘了北国雪景。 点拨:学生可能会用找上阕中心句的方法直接答“北国风光”,教师可从准确性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确“风光”可指各种景象,太宽泛,不准确。 提问(3):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字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下阙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个字?) 提问(5):作者在上阙中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和“驰”,是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 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中,大自然也生机勃勃。 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提问(6):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三句的意境。 明确:虚景。“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晴朗、娇艳、多姿多彩。描述: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的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2.品画面 提问(7):默读上阕,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词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描绘:北方的中国,一望无垠,洁白的冰雪,像是厚厚的地毯,覆盖着千里大地,雪花纷纷扬扬,下得很大,飘向万里江山。雄伟的长城,里里外外,也因这一场大雪,而只能看见银白色的一片。奔腾的黄河,也像是一下子停止了咆哮。远方的山脉,放眼望去,起起伏伏,像是一条欢快的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好像是在和天比高一样。 感受: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