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三课”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论文.docx

“三层”“三课”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层”“三课”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整本书阅读,不同于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也不同于以往的名著阅读或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整本书阅读将由课外放任式阅读步入课堂的有序指导,进行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设计。 在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教学策略探究迫在眉睫,本文将以路遥的《人生》为例,具体阐释“三层”“三课”教学策略如何为当前“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该任务群的教学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三层”,“三课” 整本书阅读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语文学科独立以来,历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大多提及整本书阅读;一些前辈也做过相关探讨,比如叶圣陶、夏丏尊就非常重视整本书阅读。叶圣陶基于20世纪40年代学生不读整本书的现状,建议中学语文教科书“除单篇的文字而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20世纪80年代,顾黄初重申叶圣陶的观点,希望引起同行的关注,但研究者、实践者至今仍然不多。[1]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阅读要求和建议。2017年至今,在修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为未来的课程设定了18个学习任务群。任务群1正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并且始终贯穿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我们重视整本书阅读正是为了继承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回归中学阅读教学的正道。 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状态与20世纪40年代相比,既相似又相异。生于网络时代的他们也很少阅读整本书,但又时时刻刻在阅读;他们的阅读浅表化、碎片化,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寻找到整本书教学的钥匙,将为学生的阅读插上腾飞的翅膀。本文将以路遥的《人生》为例,具体阐释“三层”“三课”教学策略如何为当前“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该任务群的教学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整本书阅读“三层”“三课”教学策略,是指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托,用“功能”层、“行为”层、“叙述”层三个层次理论指导学生阅读,同时撰写好导读课、研读课、展读课三种基本课型的教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可分为学生与教师两个主体、两条路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路径,就是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要读出“三层”: 传统小说三要素的阅读法,简单好懂,有其优长,但毕竟过于简单表面。我在《人生》整本书阅读实践中,试图用罗兰·巴尔特的叙事学文本分析理论理论来指导《人生》整本书阅读。叙事学理论是依据结构主义思想方法而发生发展的。结构主义的特点是将事物在整体前提下进行了格式化的梳理和分割,借此条分缕析地说清楚。在结构主义思想方法基础上产生的叙事学,基本特点为适合所有叙事作品,甚至包括叙事散文和叙事诗,道理就在于这类作品都有叙述,叙述如同人穿的衣服,色彩、款式都是可描述的对象,而且叙事学的基本范畴,比如叙述视角、叙述节奏、叙述人称等,直接对应于叙事作品的构成元素。与其说叙事学理论的文本分析方法可以带领我们看到小说文本的独特风景,不如说叙事学理论在小说的体悟和认识方面给我们理论言说的能力和表达形式。恰是叙事学适宜于理解与分析的表述,从而适合于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 罗兰·巴尔特提出三个描述层的范畴: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功能层简单说就是主要情节的组成方式;行动层就是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行为、在行为中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叙述层是将功能层中的情节与行动层中人物的行为完美融合采用的叙述手段。[2]当学生了解了以上范畴之后,也就为他们阅读、分析文本提供了思路,根据小说作品的特点,可以选择从故事的层面解读,也就是分析功能层和行动层,也可以选择从叙述的层面解读,当然也可以将二者相结合解读文本。这里,我以《人生》为例,从功能层依次解构文本: 1.功能层: 以全文为例,小说可分成若干情节单位,如高加林离开“土地”,去县城读书:毕业后,回到“土地”;当民办教师,离开“土地”;民办教师被辞退后,回到“土地”;“走后门”去县城当通讯干事,离开“土地”;被举报后辞退,回到“土地”等等,每一件事就是一个功能单位,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主要功能单位,围绕主线,小说还有诸如高加林与刘巧珍、黄亚萍的爱情纠葛等或大或小的功能单位。学生对功能单位的划分,有利于把握整本书的内容,为对人物、手法更高层级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2.行动层: 在本层中学生主要去找“人”的活动,要找到主次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句子,进而去揣摩人物的形象或性格。以高加林为例,学生要广泛搜集小说中直接描写以及其他人物评价高加林的句子,去体会高加林艺术形象的复杂性,其他人物亦然。比如小说第十二章,高加林去县城掏粪时与克南妈争吵后,眼里噙着了泪花,望着悄然寂静的城市,心里暗暗说,“我非要到这里来不可!我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