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新考.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新考 东汉永和九年(1533年),王岐山邀请人们在山阴附近的兰亭修缮陵墓,写诗。后来,他将玄言诗的成就编入一个诗集,并亲自撰写了序言,写了几篇详细的文章。这是著名的兰亭序列。唐修《晋书》卷八O《王羲之传》引用此序,内容比较丰富,一般即视为此序的正式文本。在此之前,萧梁人刘孝标已在《世说新语·企羡》注中有所引用,称之为《临河叙》,内容与《晋书》本《兰亭集序》颇有异同。此序后来还有种种其他称呼。大约王羲之撰写这篇序言时本来并没有标题,后人根据它的内容和背景分别给加上不同的题目。这一次集会的地点兰亭在浙江之支流兰溪之旁,用《临河叙》来标目当然也未尝不可。按《世说新语·企羡》载:“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刘义庆已称此序为《兰亭集序》,为时较早,后来又最为通用,不妨即视为正式的篇名,亦可省称为《兰亭序》。为了区分文章和手迹,又可以分别称为《兰亭序文》与《兰亭序帖》。 郭沫若先生认为《临河叙》为真,而“《兰亭序》是梁以后的人假托的”,具体地说,“《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兰亭论辨》上编,第15、17页,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他又进而指出:“《兰亭序文》的伪迹是在后半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以下。前半段正畅叙欢乐,后半段却突然无端悲痛起来,既为刘孝标《世说新语》注中的《临河叙》所无,也和王右军的性格与晋人的达观不相契合,故可断言为后人所窜人。”(《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兰亭论辨》上编,第2、3页) 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墨迹的真伪与文章的真伪。今日所见之《兰亭集序》墨迹,包括最为著名的神龙本,本来就出于唐人的摹拟,被认为最近于原作的定武石刻本亦出于唐人所摹,都难免会带有一点唐风,但均各有其可信的依据,与一般意义上的赝品完全不属于同一范畴。不过《兰亭序帖》的真伪到底如何,须由书法史家和文物鉴定专家来发表意见,这里无从深论。至于《兰亭序文》则几种文本都不能算“伪”,其理据如下: 王羲之因自己的《兰亭集序》可以同石崇《金谷诗序》并驾齐驱而十分得意,乃是因为石崇曾于西晋元康六年(296)在他的金谷别墅里举行过一次非常有名的聚会,事后将与会各位所赋之诗编为一集,并亲自写序,《世说新语·品藻》“谢公云金谷中苏绍最胜”条刘注引石崇《金谷诗叙》云: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有田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往,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上列引文括号中的文句,是根据《太平御览》卷九一九补入的,清人严可均辑本《全晋文》卷三三收入《金谷诗叙》,已经做了这样的校补。又《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王太尉”条刘注引《金谷诗叙》云“王诩字季胤,琅邪人”,更是上列大段引文以外的文句。刘孝标经常删节引文;中国古人在引用或选取前人文章时,为了适应自己的需要,常常会作某种删节,而为了让删节后的文本不至于文气不贯,有时又会少量增加一点词句,例如关联词语气词之类,总之不是非常忠实于原文。 刘注所引之《临河叙》也是经过删节的,其文本如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筋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各罚酒三斗。 羲之此序的结构同于《金谷诗叙》,都是分为四个层次:开头先行先交代聚会的原因,前者为送别友人,后者为修楔事。其次写聚会的环境,前者多讲金谷别墅的物产和乐队,后者则多写兰亭一带美好的自然风光。两次聚会的地点及与会者的心态不同,势必重点各异。文章第三层次是就集会发一点感慨,石崇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而王羲之在记叙风景之后只说了一句“畅叙幽情”,就戛然中断,语犹未尽,章法显得颇为怪异一—后来我们才知道,王羲之的感慨议论在这一份《临河叙》中被删掉了。文末介绍赋诗者罚酒者的情况,兰亭会上不能赋诗者罚酒三斗,完全是沿用金谷集会的旧例。总之,两篇诗序具体的内容当然不同,而章法则惊人地相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