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的属性视阈.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的属性视阈 1. 英汉词典历史文本对汉语现代化进程的多重属性 历史文本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特定的形式存在并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的文本。它的主要特点是历史和集中性。本文研究的英汉词典历史文本是指1911-1937年间出版的英汉词典。该时期,翻译活动非常活跃,汉语吸收了大量英语语言成分,并最终演变为现代汉语。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的核心内容是选用汉语词汇翻译相对应的英语词汇。作为一种翻译文本,英汉词典历史文本对汉语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不仅是翻译文本,而且还是权威文本。其文本的多重属性决定了英汉词典历史文本对汉语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立体的、多层面的。一方面,这些词典作为特殊的翻译文本直接引进了诸多英语语言成分,并作为权威文本对这些成分予以规范,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词典凭借所建立的英语和白话文之间的等值关系影响英汉双语心理词库和其他翻译活动,所引进的英语语言成分进入双语心理词库和翻译文本,最终与现代汉语体系融为一体。 2. “欧化”的产生过程,西方因素推动汉语的发展。在英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书面语言。然而,旧式白话文终究是旧文化的产物,不能有效表达日趋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无奈与尴尬之下,汉语不得不另寻出路。在胡适、鲁迅和茅盾等文化精英的推动下,汉语踏上了现代化征程,形成了既不是旧式白话也不是文言文的新型白话文,即现代白话文。 应该说,白话文能够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演变成为汉语的现代形态,英语等西方语言著作的翻译功不可没。 翻译本质上是将源语信息转化为目的语信息。由于语言的异质性,源语的某些语言特征必然会进入目的语语言体系,并对目的语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文化处于优势地位的语言对于文化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语言的影响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1911-1937年间,以英语等西方语言为载体的西方文化显然处于强势地位,英语对汉语的影响远远超过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因而,英语著作的汉译文本往往带有深刻的英语烙印。大量英语词汇被汉语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词汇的构成和句法形态。作为书面形式的语言接触,翻译为吸收外来语言成分,促进汉语发展提供了可能。五四运动之后,鉴于旧式白话文过于直白,词汇不丰富,结构不够精密等缺陷,一些文化精英主张翻译西方著作时,将西方语言的词法、句法乃至文章写作方法等直接吸收到汉语中,以改良白话文。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欧化”翻译。“欧化”翻译产生于当时人们吸收西方语言的营养成分并改革汉语的实际需求。它吸收了大量西方语言要素,使白话文内涵更加丰富,表达手段更加精密,并逐渐演变为现代白话文。 3. 双语词典翻译所吸收的外来词 任何外来语言成分经翻译途径进入某一语言体系,都会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接受语境和具体翻译文本属性的制衡。受双语共现这一独特文本属性的影响,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的具体翻译策略与众不同,其异化程度非常高,吸收英语语言成分的力度远远大于其他翻译文本。 双语共现是指源语词目、例证与目的语对应词和例证译文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文本平面上。双语词典文本的基本结构是以源语词目作为文本控制中心,词目的确定、义项的设置以及例证的选用都围绕源语词目展开。双语词典的译文也以源语词目为阐述的核心,并且必须与源语词目和例证相互对应。否则,双语词典便失去其赖以存在的合理性。 双语共现属性要求双语词典词目与词目译文之间是一种对称关系。两者不仅要同时出现,而且词目对应词必须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与词目一致。黄建华(2001:106)指出双语词典释义的准确性表现为“目的语词汇和源语词汇词性的一致,具有可替换性(即源语词汇可放于目的语词汇相应的上下文之中。)”这一属性使得双语词典译者在忠实于原文方面所面临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其他译者。一方面,他们必须对词典收录的每个词汇都一视同仁。词目翻译禁止使用省译法,更不允许为规避引进异域语言文化因素的困难出现漏译现象。而其他翻译出于行文的需要经常将介词、冠词、连词和代词等省译,在缺乏对应词的情况下常常漏译。词典译者不仅不能省译,而且还必须根据这些词目的义项设置,提供一个乃至多个目的语对应词。鉴此,双语词典文本吸收源语语言或文化要素的几率要高于其他翻译文本。另一方面,双语词典译者不能使用转换译法。在其他翻译中,如果具体词汇的译文不符合目的语语言文化特性时,译者常常采用改变词性和正话反说等转换译法。应该说,转换译法的使用抵消了具体源语语言特征的影响从而使源语语言文化因素进入目的语文本的可能性得以降低。相反,由于目的语对应词必须与源语词目概念意义和语法一致的要求,词典译者翻译词目时,既不能改变词性,也不能任意变换词汇意义描述的角度。改变词汇意义阐释的角度,如否定和肯定、正面和反面等角度之间的变换,表面上似乎忠实于原文,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准确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