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猫》说课稿.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猫》说课稿.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出自著名作家郑振铎笔下的经典作品《猫》。下面我将从话教材、说学情、定目标、析教法、说学法、谈设计、讲反思七个方面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我这堂课的设计。 第一部分:话教材 《猫》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通过描绘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 《猫》这篇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可以说是一首“弱者的挽歌,人性的牧歌”。 第二部分,说学情 这篇文章中,跌宕起伏的情节,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七年级的学生比较习惯于诵读,擅长将阅读到的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表达出来。因此本文的设计主要以读促学,达到教学目标。 第三部分,定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为: 1. 知识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语言之美。 2.方法过程目标:通过朗读和文本细读,挖掘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自我反思、尊重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对猫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探究文章主题。 第四部分是,析教法、说学法 1.诵读法: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2.讨论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 第五部分,谈设计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是“故事导入,激发兴趣”、“细读文章,整体感知”、“以生为本,拓展阅读”。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第一环节中,我以“介绍我喜爱的小动物”为话题,让学生讲述自己家的养小动物经历,一方面可以唤起与课文相似的情感和记忆,另一方面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语文生活化”理念。 (二)细读文章,整体感知 在细读文章这一环节,我又分为三方面进行阐述。 1.初读文章,正音正字 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生字词问题,但学生在个别字词的理解上存在疑问,如,“怅然”一词是什么意思,这时,我利用字源解说将“怅”进行分解,“心”表示内心失落,“长”,表示时间久。“怅”,篆文(心,内心失落)(长,久),由此得出,“怅”的造字本义:长久地陷入失意、失落的状态。因此,“怅然”即失望;不痛快的样子。 2. 再读文章,各抒己见 第二遍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赏析作者笔下的三只猫是什么样子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请声情并茂地朗读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比一比谁读的好。 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很快能够找到描写猫的语句,并用自己独特的感情进行了朗读。如,描写第一只猫“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阳光里滚来滚去。”,“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对第二只猫,同学们找到“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然而第三只猫“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的胖胖的”。虽然学生能在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理解,加入感情色彩。但对小猫或活泼、或慵懒的性格特点理解的不够深刻,面对这一问题,我以“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为例,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指导,首先,告诉学生学会通过品味动词、用一种轻快的语调,读出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由此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语语传真神”的境地。经过我的提示,同学们能够回答出这句话通过“跑”、“爬”、“扑”、“捉”等动词的细致刻画,读出了第二只猫更加活泼可爱,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赞美之情。 通过这一环节,我们总结得出,作者最喜爱第二只猫,而厌恶第三只猫(第二只>第一只>第三只)。然而,这个环节中,学生所能找到的语句大多停在描写猫的外形、性格等刻画小猫特点的语句,而不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由此,我又追问“作者对三只猫亡失后的情感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呢?” 这一问题给了同学们新的思路,学生很快找出以下语句:“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陪伴的小侣”并体会作者把第一只猫视为小伴侣,情感由喜爱变成了酸辛。 又有同学找出,“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好几次”,“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通过这几句不难读出,在作者眼里,第二只小猫是他的同伴,他对小猫的感情由宠爱到怅然。 之后,我带着同学们深读第30自然段,并总结作者对第三只猫一开始很厌恶,但是在它亡失之后,作者却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以上问题的设置由浅到深,层

文档评论(0)

weng8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翁**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