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第22课《寓言四则》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教学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ptx

6-8 第22课《寓言四则》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教学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 第六单元《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8中国古代寓言阅读1.自主阅读这二则寓言,了解不同的寓意。2.鼓励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不少论述思想的作品中都善于用寓言来劝谕或讽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则,希望通过这两篇古代寓言的学习,进一步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感受寓言的现实意义。导入新课 《穿井得一人》 1.趣味游戏:传声筒游戏规则:老师随机选择一组同学参加活动,该组第一排的同学打开并记住纸条上的话,然后悄声传给后排的同学,依次传递,由最后一位同学复述纸条上的内容。注意:每人只能说一遍活动目的:让学生感受在传声的过程中,语言经过一个又一个人的传播,容易变味。让学生体会不准确的表达。活动一:传声筒,感谣言 2.解释名言: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翻译: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市井本来没有老虎,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总结:在传声的过程中,语言经过一个又一个人的传播,容易变味,偏离述说者的初衷,因而成为谣言。今天我们走进这个关于谣言的故事——穿井得一人。活动一:传声筒,感谣言 据图片提示,梳理并演绎这个故事。看谁演得最生动? 活动要求:1.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分别扮演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宋君;2.为人物设计动作、神态,增加表演生动性;3.扮演国人和宋君的同学需要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语言。活动二:演故事,明谣言 1.提问:假设宋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责任人。你觉得:谁应该为这起谣言负责?2.活动:请你改编这个故事,以纠正故事中的谣言?3.思考:你认为改编的故事和原来的故事,哪一个更好?活动三:编故事,正谣言 闻而传之者:对事实未经调查就开始传播,道听途说。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越传越广。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家中多了一个人手”,表述不清。 本文文体是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为什么丁氏穿井得到一个人这样离奇的传闻却可以在整个国都传得沸沸扬扬?【比较阅读】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爱看热闹的冷漠,盲目从众的心理,轻易相信的愚蠢,不加证实的懒惰。 谣言起于谋者,兴于愚者,止于智者。 我来总结: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谣言?不造谣,清晰的表达,高尚的品德不信谣,清醒的头脑,充分的调查不传谣。去伪的能力,存真的智慧活动四:联生活,止谣言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列子·天瑞》共由十四章组成,“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出自第十二章的节选。活动一:变身故事中人,还原对话现场。请同桌两人用原文或自己的话,一位变身“杞人”,一位变身“晓之者”,还原对话现场。提示:杞人(忧,担心,忧心忡忡)晓之者(晓,开导,胸有成竹)明列子意图,探现实意义 活动二:链接出处,探究寓言语境义。中国古代寓言不像《伊索寓言》独立成篇,它往往出自某篇文章,是文章的组成部分。《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都是文章的节选。《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把寓言放回原文语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寓言在文中的寓意。阅读《列子·天瑞》第十二章的后半节。明列子意图,探现实意义 长庐子①闻而笑之曰:“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②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 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选自《列子·天瑞》【注】①长庐子:又作“长卢子”,楚国人,曾著书九篇,属道家一流。②奚:何,为什么。任务: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长庐子、列子对“杞人忧天”的不同态度,思考“杞人忧天”这个寓言故事在文中的用意。 活动三:联系现实,寓意新解。列子是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和老庄的顺应自然的思想相近,链接之后我们发现原文就是借“杞人忧天”这个故事来表达列子的思想。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杞人忧天”的看法。提示:①必要;②不必要。明列子意图,探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寓言是传递我们古人思想、智慧的重要方式。阅读

文档评论(0)

溪涧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