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工作汇报.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汇报 2009.11.26 福州 中国农业大学 罗云波 福建农林大学 宋洪波 2 一、专业学位制度概况 背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3 目的: “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意义:推动了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学位制度。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于2006年加入到专业学位的大家庭。 4 二、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国招生概况 2008年全国共有13283名考生报考农业推广硕士,比2007年增加20.94%, 共录取7258人,与2007年(5788人)相比增加25%,招生单位数和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成绩比较喜人。 5 38所高研院校有权授予“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 2.1 招生单位 2.2 2006-2008年全国总招生情况 年份 院校数 录取数 招生院校和录取数均快速增长,有面有量,成绩喜人 7 2.3 2006-2008年招生分布情况 2006-2008年招生数前十位院校的总招生数占全国总招生人数的55%。 感谢这些兄弟院校们在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中作出的努力。 8 2006-2008年招生总数后十位院校 使命与责任并重 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招生面积 9 2.4 与其他领域的比较(2008) 虽然招生人数每年以超过50%的速度增加,但2008年总录取数仅占全国的6.1%。可在保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 各领域招生数占 全国总录取数的比例(2008年) 10 三、培养和指导中面临的问题 11 目标与实际的矛盾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是否能保质保量完成,达到要求? 学生需求与教师传授的矛盾 学员来自生产第一线,经验积累丰富,缺乏专业知识系统培训,针对推广硕士特殊性,师资方面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缺乏该领域培训经验的指导老师 论文实用性的本质与流于形式化的矛盾 选题拘泥于形式化,实质内容少,象政府工作报告,并且存在“抄袭”的潜在危险 3.1 面临的问题 12 监管 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提升 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 奖励 农业推广硕士优秀论文,对获奖论文的作者及其导师进行表彰 创新 创品牌,出特色 实用 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 3.2 解决的方法 四、协作组第四次会议简报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研究生培养协作组第四次会议于2009年10月21日在四川农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培养协作组主办,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和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共同承办。 4.1 经验交流 经验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等四所高校介绍了“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非全日制农业推硕士培养经验 主要环节 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论文选题与质量保证、因材施教、校企合作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4.2 取得的成果 通过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加工新技术》、《食品加工过程控制》、《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农产品贮藏与物流学》、《食品标准与法规》、《国内外食品安全案例辨析》、《现代农业知识产权与保护》、《现代农业产业设计、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学位课程教材立项。 通过了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食品质量安全与管理》课程立项事宜。 通过了师资培训立项,此项工作诣在增强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师资力量,为全面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技术水平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呼吁上级领导部门给予支持。 4.3 建议 针对入学条件和招生方面问题,建议向教育部反映,降低门槛,非全日制方面扩大专科生源比例;全日制方面吸收非食品专业生源,解除专业限制。 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大“专业学位”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可程度,对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加大重视。 建议各招生院校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任课教师的工作等给与认可和肯定,主要表现为指导、教学工作量,以及相应费用等。 课程体系方面建议骨干课程以培养方案为参考,统一设置,其他选修课程因地制宜,可根据院校及专业特点设置,非食品专业辅修相关课程。 建议形成教材编写院校沟通联系脉络,鼓励其他院校参编。教材编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