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与旅游规划的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旅游体验与旅游规划的反思 0 旅游体验的概念 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的生活》(马克托皮,生命的实现)一书中写道。水的表面有时会变成奇妙的一本书。游客不阅读这些书。他们只阅读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画作,它们被太阳和云环绕。然而,对于受过教育的人来说,这些不是绘画,而是最严厉、最困难的解释。太阳意味着来日有风; 水面上斜斜的标记提示有一处垂直的暗礁; 高大的枯树仅存一根活着的树枝,它的生命即将终结,因而没有古老温暖的标记[1]。在此,马克·吐温描述了由河流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体验: 一种是游客在欣赏“各种各样的美丽图画”时所获得的旅游体验; 另一种是训练有素的眼光借助专业知识而获得的对河流的认知体验。马克·吐温还暗示出这两种体验是相互排斥的,或者最起码是相互干扰的。他认为游客如果知晓河流潜藏的意义,则会遗落一些永远不会回来的东西,所有的优雅、美丽和诗意在这条伟大河流之外消逝了[1]。以此而论,旅游体验只涉及形式的鉴赏而排斥了对内容的关注。那么,这种观点在目前旅游体验的理论研究中是否存在呢? 旅游体验在20 世纪80 年代初被提出。但在国内被学术界广泛关注则始于谢彦君对这一概念的经典论述,也正如其所预示的,旅游体验已经成为旅游学理论体系中最厚重的模块和最有力的支撑[2]。此概念的核心是将旅游体验解释为一种综合性的体验,并以超功利性体验为主。更进一步,将旅游体验划分为旅游审美愉悦和旅游世俗愉悦。所谓旅游审美愉悦是旅游者在欣赏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在没有利害感的观照中所得到的享受[2],也就是说,旅游审美愉悦是一种对日常功利( 如实践或个人利益) 的隔离而形成的无利害性静观,用康德的经典表述来说,这种审美愉悦不涉及对象的任何功利、概念、目的,只涉及对象的纯粹形式[3],更具体地说,就是对象的纯粹形式所引起的想象力和知解力之间的和谐合作。这种概念可以解释马克·吐温在旅游审美体验和认知体验之间发生的冲突: 旅游审美体验只涉及到形式的鉴赏而排除了对内容的任何关注; 前者不需要理解意义的知识,后者需要这种知识,但因为知识从审美体验中被排除出来,所以理解内容的意义无论需要哪种知识,至少与审美鉴赏不相关,在最坏的情况下会与审美体验发生冲突。在这样的观点中,无利害性概念容易使旅游审美愉悦成为一种罕见的纯粹经验,脱离了与体验对象实质内容和表现意义的联系。这种概念会误导旅游规划工作者将目光不恰当地放在旅游资源的感官与形式属性上,甚至将其无限夸大而放弃旅游资源的内在体验价值,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会被误导。此外,谢彦君将旅游审美愉悦以外的愉悦归为旅游世俗愉悦,是建立在对感知对象功利性认识的基础上,通常通过视听感官以外的其他感官来获得,是人生的通常愉悦形式,游客甚至宁愿把这种愉悦的追求当作旅游体验的主要目标[2]。这很容易引发质疑: 难道旅游体验究其本质而言,无非是一些主观、琐碎和肤浅的认知吗? 如何才能为游客创造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呢? 不同的规划思想侧重点不同: 艺术途径重视旅游资源的感官与形式属性,并努力带给游客较高的旅游审美愉悦; 市场途径紧随游客脚步,强调旅游产品的创新,为游客创造满意的旅游体验; 生态途径重视对游客旅游体验的引导,倡导游客如其所是地去体验; 伦理途径强调游客旅游体验中的人文关怀,更加关注旅游业发展中社会、文化和环境之间的公正。旅游规划实践必须明确4 种规划思想存在的局限性,4 种规划思想不应孤立存在,而应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对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旅游体验为切入点,致力于旅游规划形式与内容的反思,规避旅游规划工作中所存在的潜在威胁。 1 艺术方法 1.1 环境因素对旅游体验的影响 旅游体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环境体验,这与艺术欣赏不同。在艺术欣赏中,观众很明确欣赏什么以及如何欣赏,能够清晰分辨哪些是艺术,哪些不是艺术,也能够区分艺术作品的不同审美属性。而旅游环境是一种无定性的对象,具有充足的多样性,而且寓意深刻,游客有极大的自由去选择和组织,这使得艺术途径在处理旅游体验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观众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所关注的是这件作品中与审美相关的感官与形式属性以及这件作品所具有的某些抽象的表现属性,这与作品所处的周边环境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艺术欣赏途径可以称之为对象模式[3]。旅游规划中,这种模式能够反映旅游环境中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但容易忽视其所处的环境,割裂旅游资源与本土环境的“胎息”,容易误导游客的旅游体验。例如,我国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中对旅游资源感官与形式属性的分析是非常详尽的,而且至今仍有学者试图寻找一种定量评价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虽然看上去是那么直观形象,但对环境因素的排斥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对旅游规划工作非常不利。比如,古敢水族乡是云南省唯一的水族乡,有5 个近乎清一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