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现代性.docx

中国传统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现代性.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现代性 西方的景观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于现象学语言的景观学,以新的视角和态度处理景观环境,并考虑到西方固有思维方式的脆弱性和外部视角的差异。以现象学方式介入的景观理解,脱离了独立式存在的主体或客体的范畴,而成为一种统筹的流动的现象,一种直观的综合感知,或者一种体验式的存在。在这里,传统意义上的“体”的划分被消解了,代之而产生的是“象”本身,以唯一的、直观的、感性总合的方式体现。例如哈普林(Halprin)将景观空间重新概念化为一种“被限制的流动”,一种被运动的身体以多种感官方式体验的流动的媒介。主体的体验被认为是景观不可避免的方面,没有景观是纯粹客观存在的。马尔特扎(Maltzahn)在其著作《作为景观的自然:栖居与理解》中说:当人将景观引入自己的存在范围时,景观自身不再是决定性的,因为它被纳入人的存在里。被纳入人的存在的世界以一种可能性延续,而不是以一种必然性延续。因此任何景观表达都被认为是具有体验性的。 当现象学提出新的质疑与审视,而视觉的过分强大成为景观体验的一种隐忧以至影响设计的时候,当代景观研究急需将触角和视野深入到东方文明的古代实例中,从中发现中国传统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超现代性,以及其对解决当代隐忧的启迪。中国古代大量组景序列实例的存在,使西方研究者大为惊讶,其中隐含的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现代性,以及其重要的景观史料价值、景观文化学研究价值是不可小觑的。 组景序列在中国古代以八景十景之类的形式出现,是东亚文化中传播影响非常广泛的一类文化现象(图1、2),这里所说的序列,不是专指空间上的,而是包含空间、诗律对位、绘画对位关系以及重要程度等的各种顺序化的序列。通常一组组景不是散乱呈现的,而是通过各个景的诗化题名和按照中国律诗音韵格式顺序化后而总成的。很多组景的命名最初来自一首八景律诗,诗的每一行对应描述一景,使每个景的题名都有它在诗中对应的位置,由于中国律诗在音律、对仗和格式上的要求,使他们互相之间产生某种对位关系。具体的实例如明代淄博八景诗:“高阳馆外酒旗风,矮矮槐阴夏日浓。秋入龙池月皎皎,春回牛山雨蒙蒙。古冢遗迹怀晏相,荒台故址吊桓公。淄江钓罢归来晚,西寺楼头听晓钟。”每一句诗描述一景,通常由后人缩略为4字,如淄江晚钓、西寺晓钟等。这种存在方式有时候被认为是有所牵强的行为,但实际上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带有深刻中国文化印痕的景观感知体悟方式下的一种对于在空间上无序呈现的多个景观的综合把握与有序化呈现,这种呈现使他们之间关联化了,序列化了,整体化了,也因此对这个地方产生了“被以文化的方式接纳和欣赏的游憩场所”的意义。另外有一些组景的命名来自一组景观诗,每一首诗描述一景,这些诗的先后排列看似顺序性不强,但是研究发现通常有3种组序方式:1)空间意义上的顺序方式:如唐·韦处厚(约780—840)的《盛山十二诗》描述了盛山十二景,它是按照游线的空间顺序;2)依据绘画长卷中各景的由右向左顺序展开的方式,典型的如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所描述的宋迪所作的潇湘八景图,是按照观水平长卷轴的顺序;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是潇湘八景命名的由来,然而由于潇湘八景主题的绘画在宋代和明代多有模仿,尤其在日本受到空前而长久的欢迎,在这些仿绘过程中,尤其当著名的早期长卷被切断收藏后,八景的顺序有的局部被颠倒了,因此,目前流传着至少2种主要的顺序方式,略有不同,今天所流传的潇湘八景也是按照一定顺序的排列呈现,日本和西方的艺术史学家曾著文考证过正确的原初顺序;3)古人按照景的重要程度或优美程度进行的排序,这种名次式的排序因为每个人美学欣赏的差异度而无法具有普世性,但总的来说,一个地方的八景如果以这种方式排序,那么前几景总是精华比较多,而所列的后几景有可能是为了凑够八、十之数的充数之作。一些地方同时保存了宋代、明代、清代等多组八景,在不同时代,一个景有可能被其他新的景取代,也可能在命名着重点上、在次序上发生前后位置的变化,这些都反映了景观认知、开发的变化以及不同时代人们景观欣赏品味的演变。组景中的序列方式是组景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同时也反映了精英式的文化感知方式对景观的大众体验的深刻影响。 组景序列最初在中国汉文化圈内广泛传播,随后影响到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欣赏与表达模式的重要文化形式。到19—20世纪前后,这一传统基本被上述文化传播范围内大多地方市政当局所接受,并已被大量记录在地方志等历史文献材料中。某些地方的最早组景序列的文学反映,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这些被选入地方组景序列的景观被视为当时当地的最佳景点,通常也是最受民众欢迎的游憩场所。从本研究中已收集的现存实例的分布和所属市政等级来看,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规模和历史时间跨度非常巨大,所涉及的市政等级从省/府、至州/市、至县/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