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乐经》佚文辑补十二篇.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记乐经》佚文辑补十二篇 一、 《乐记奏乐篇》本篇的文字 刘德等人著有《音乐》记载,首先戴生在汉宣帝之前被列入《礼记》,然后有人将其补入《史记乐书》。但二者都只收了十一篇,人们自然想要知道另十二篇或十三篇写了什么,《乐记》的全貌究竟如何。王禹所传二十四卷本早已荡然无存,其“后十三篇”面貌如何,无从悬拟,只能通过刘向所校本来了解。而刘向所校二十三篇本则目录尚在、清人汪烜、臧庸、马国翰,今人余嘉锡、董健便据以推测或考证其“后十二篇”的内容、文字。为了解《乐记》全貌,本文也拟对此“后十二篇”作一番讨论。 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别录》所载《乐记》后十二篇依次为《奏乐》第十二,《乐器》第十三,《乐作》第十四,《意始》第十五,《乐穆》第十六,《说律》第十七,《季札》第十八,《乐道》第十九,《乐义》第二十,《昭本》第二十一,《昭颂》第二十二,《窦公》第二十三。现即依此次第进行讨论。 (一)关于《奏乐》。汪烜《乐经律吕通解·乐经或问》(以下简称《通解》)以为“是盖古琴、瑟、笙、磬节奏之谱也”,显系推测之词。马国翰《辑佚书》以“敕尔瞽、率尔众工,奏尔悲诵,肃肃雍雍,无怠无凶”十五字辑入此篇,并注云:“《周礼·春官·乐师》注郑司农引。贾公彦疏:‘似逸诗,不知何从而出’。武威张澍作《蜀典》,辑入阳城衡《乐经》,亦无据。按,文有‘奏尔悲诵’语,当是《乐记·奏乐篇》佚文。”查“敕尔瞽”十五字本用以注《周礼》“诏来瞽皋舞”句,郑司农并末注明出处,故贾公彦有“不知何从而出”之语。既“不知何从而出”。则“文有‘奏尔悲诵’语,当是《乐记·奏乐篇》佚文”云云亦属“无据”,不可信。臧庸《拜经日记》有“《史记·乐书》所载《乐记》共十三篇”之说,认为除与《礼记·乐记》相同的十一篇以外,还载有两篇,其一自“凡音由于人心”至“夫乐不可妄兴也”,即为《奏乐》篇,其文字(指关于师涓为晋平公奏新声的文字)取自《韩非子·十过》。《余嘉锡论学杂著·太史公亡篇考·乐书第七》(以下简称《杂著》)支持此说,其理由是此段总论“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而以“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二事为证,以“夫乐不可妄兴也”一句作结,文义密相衔接,明是一篇文字;而“舜歌《南风》”与《乐施篇》相应,“音由于人心”及“濮上之音”与《乐本篇》相应,可见同出《乐记》。我认为,《乐书》这一段确是一篇文字,其为出于《乐记》也还可以找到一些别的线索,这里先提两点:(一)这一段的主旨是明显的“天人感应”说,正与《乐礼》、《乐情》、《师乙》等篇“圣人作乐以应天”、“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动己而天地应”的思想相一致;(二)《说苑·修文》篇末有“子路鼓瑟有北鄙之声,孔子闻之曰:‘信矣,由之不才也’”一条文字,也论及“舜造《南风》之诗,其兴也勃焉”、“纣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也认为《南风》之声“温和而居中,以象生育之气”,北鄙之声“乃乱亡之风,奔北之为”,思想与《乐记》此段文字相近,而《说苑·修文》自“圣人作为鞉、鼓、楬、椌、埙、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以下皆录《乐记》文字,“子路鼓瑟”条正在这一部分之内,故而可能也是《乐记》佚文,可与《乐书》文字相参证。——可能《乐书》所收文字接近于刘德所作《奏乐》篇原貌,而《修文》中的文字则是《乐记》流传中出现的变异,是他人据《奏乐》原文及《论语》“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条敷衍而成。总之,臧庸之说虽也出于臆测,却并非不可信。又,考《乐记》前有《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言》、《乐象》、《乐情》、《乐化》,后有《乐器》、《乐作》、《乐穆》、《乐道》、《乐义》,皆以《乐×》名篇,因疑此篇篇名原作“乐奏”。 (二)关于《乐器》。《通解》以为是“琴、瑟、钟、磬凡器之制度也”。《辑佚书》将《白虎通·礼乐》所引“土曰埙,竹曰管,皮曰鼓,匏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敌,此谓八音也,法易八卦也”及“埙、坎音也;管,艮者也;鼓,震音也;弦,离音也;钟,兑音也;柷敔,乾音也”两段辑入此篇,并加注说:“按,原脱笙、磬二音,坤、巽二卦,当有‘笙,坤音也;磬,巽音也’二句。”《白虎通》明言“《乐记》曰”,“土曰埙”云云又显然是论述八音之器,《辑佚书》所辑无疑是可信的。而这也证明了《乐记》不仅有“天人感应”思想,而且还有“阴阳八卦”思想,其为汉儒之作也是无可怀疑的。此外,《风俗通·声音》有“管,……《礼·乐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十二月音也。象物贯地而牙,故谓之管’”、“柷,谨按《礼·乐记》,‘柷,漆桶,方画木,方三尺五寸,高尺五寸,中有椎,上用柷止音为节’”、“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笛(篴同),谨按《乐记》,武帝时丘仲之所作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