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 作者介绍 冯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赤岸乡神坛村人。 1919年,考入金华省立第七中学师范科。此时正爆发了“五四”运动,他也接受了时代思潮影响,参加闹学潮,被开除出校。同年秋,考入浙江省师范学校,开始写作新诗,与柔石等参加朱自清、叶圣陶指导的青年文学团体“晨光社”,后来又与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出版了《湖畔》、《春的歌集》,成了全国闻名的“湖畔诗人”。 1927年6月,冯雪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他因为译稿中有“献给为共产主义牺牲的人们”的题词而遭到反动当局缉捕,南下上海,重新流浪。不久,就与中共浙江省委接上关系,省委要冯雪峰与另一党员一起回义乌建立党组织,1928年7月回到阔别名年的故乡,一面在义乌中学教书,一面任城区支部书记。年底,因遭国民党省政府通缉,离开义乌赴上海。为编印《科学的艺术论丛书》,经柔石介绍结识鲁迅,先后翻译出版了《新俄的文艺政策》、《作家论》、《艺术是社会的基础》、《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学评论》等重要作品。 1924年,去上海中华学艺社当事务员,不久又到慈溪县当小学教师。1925年和柔石一起到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课,并自修日文。1926年,冯雪峰试着翻译日文小说,不久又被苏俄文学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吸引,并阅读李大钊的著作。他的译作大都发在鲁迅主编的《莽原》半月刊上。 1927年6月,冯雪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他因为译稿中有“献给为共产主义牺牲的人们”的题词而遭到反动当局缉捕,南下上海,重新流浪。不久,就与中共浙江省委接上关系,省委要冯雪峰与另一党员一起回义乌建立党组织,1928年7月回到阔别名年的故乡,一面在义乌中学教书,一面任城区支部书记。年底,因遭国民党省政府通缉,离开义乌赴上海。为编印《科学的艺术论丛书》,经柔石介绍结识鲁迅,先后翻译出版了《新俄的文艺政策》、《作家论》、《艺术是社会的基础》、《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学评论》等重要作品。 阅读课文 理解课文 全文的划分方法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句),城里人苦苦寻找白芷花。 作者写作思路:城里人坚信白芷花就在山顶,却找不到—他天天上山寻找白芷花—最后,他终于承认失败。 第二部分(末尾两句),他发现了白芷花,但已被他踏得稀烂。 结尾急转而下,出人意外而有发人深省。 建议仔细阅读这一结尾,体味结局的表达效果,思考作者写作的意图。 文章的阅读重点 阅读重点在于这篇寓言与众不同,作者只是讲述了一个故事,而没有揭示寓言的寓意。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寓言就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不同的读者,根据不同的人生体验和不同的切入角度,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特殊感受。 语林采英 又、依然、还是 文章多次出现这个词,表现出城里人苦苦寻觅不甘放弃的情绪. 他自言自语……,他自己勉励自己说……,他坚决地说……,最后,他就自认失败,说道…… 多次的语言描写反映了心理的变化,从满怀信心、锲而不舍到承认失败内心的变化历历在目 概括本文并说寓意 一个城里人去山上寻找名贵的白芷花,遍寻不得,无奈放弃时发现花就在山脚下,但已被他踩得稀烂. 开放的结构 这类寓言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结构,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索天地。如果你能够课外多阅读类似的寓言,那么,你完全可以是一个懂得更多的人。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