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小学语文六上狱中题壁自题像课件.pdf

长春小学语文六上狱中题壁自题像课件.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 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 “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 为的是能有 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 节的 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 于 的兴亡大业。而 呢,自赴一 死, 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 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 浩然肝胆之气! 3 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 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 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 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 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 之心情, 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 性抒说 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 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 死之行 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 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 不定。 4 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 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 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 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近 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 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 “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 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留得肝 胆若昆仑”的意思。—— 此诗颇近文天祥 《过零 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 道。 5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 中壁上的绝命诗。 年 月 日,光 绪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年 月 日,慈禧太后就发动 , 光绪 并开始大肆搜捕和 维新 派人物。谭嗣同当时 了别人请他逃走 的劝告 (康有为经 逃往 ,梁启超 经 逃往 ),决心一死,愿以身殉 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 “各国变法 ,无不从 而成,今 未闻有因变 法而 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 6 “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 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 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 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 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 (一昆仑)和 如昆仑一样的“胆” (一昆仑),这不也 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 然和 悲壮吗?正是那种 崇 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 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 种震憾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 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7 年 月 日, 、杨锐、林旭、刘 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惨害于 菜 市口。 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 无 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这, 是 一首绝命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全部所有 的绝 命诗,是一首在 为自己写就的祭 死之诗 !诗的后两句所写,都是指诗人自 己,而不 是指他人。“昆仑”当然不是指人, “昆仑”也 没有自比自赋、自狂自傲之义。而 “去留”, 认为不是有些人说的,是指一去一留或一 生一死。试想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q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