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核医学与核药学教学、学习课件.ppt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核医学与核药学教学、学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核医学与核药学教学、学习课件 放射核素示踪技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来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吸收、分布排泄、转移及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1.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一、基本原理 ①性质相同性 ②可测量性 二、主要特点 1.灵敏度高2.检测方法简便3.合乎生理条件4.能定位和定性 三、基本类型、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类型1.整体(体内)示踪实验:主要用于研究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转化的过程。2.离体(体外)示踪实验:多用于某些特定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的转化规律以及某些精细结构的功能研究。3.双(多)标记示踪实验:其原理就是将两种分子或是一种分子的两种形态或是一种分子的两个部分,分别带上示踪原子,通过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分析两种标记原子的量,观察它们经过运动转化前后比值的变化,判断该两种观察对象的运转规律。 (二)基本方法 1.选择合适的标记物 2.将标记物引入生物体系 3.分离产物 4.测量产物 1、标记物的选择①射线类型②半衰期③放化纯度④比活度⑤标记位置(三)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2、测量方法的选择3、示踪剂量的估算①稀释作用②组织的浓聚作用③实验周期及安全剂量4、示踪剂引入途径5、放射性样品的制备①不能有放射性杂质的干扰②样品处理过程中损失的回收率校正 6、数据处理①整个脏器的总放射性活度:主要用于研究物质在各脏器的相对 分布量。②放射性含量:dpm/mg组织、体液、蛋白或DNA等。用以反映 不同组织浓集某种物质的能力。 ③比活度:dpm/mmol或mg化合物。主要用于研究内源性物质的 动态分布或代谢。7、示踪实验中的同位素效应 物质转化时,如分子中某一原子被它的同位素所取代,虽然反应性质不变,有时却会发生反应速度的改变,称为同位素效应(isotope effect)。 教学资料整理仅供参考,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