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生态农业的持续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主要采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则,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学的成就,根据土地情况合理组织农业、林业、畜牧业、副渔和渔业,以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中国生态农业技术内涵包括不同空间尺度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如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间作轮耕技术、立体种植与种养技术、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和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等。丰富多样的中国生态农业模式其结构体现了生物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持续4大功能的和谐。景观生态学是以研究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地表各种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景观生态学原理和规律为人工设计优化景观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框架。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McHarg I.L.、Odum E.P.、Haber、Ruzicka、Forman R.T.T.等为代表的生态学家在探索生态学与景观规划结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研究提出了许多各有特点和侧重点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其中McHarg I.L.基于适宜性分析所提出的“千层饼”规划模式、Odum E.P.以系统论思想为基础提出的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战略、Forman R.T.T.等研究提出的以格局优化为核心的景观格局规划模式构成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三大主要发展方向。
1 农田生态环保
我国不同生态农业模式营造了多样化农业景观生态系统,且对生态流控制迥然不同,如北方农村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温室猪圈-沼气池模式、南方农村基塘系统以及水土流失地区小流域治理模式等均与景观空间格局紧密联系。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景观特征,一是景观异质性较高,生态农业景观最明显的特征是斑块类型多样且差异性大,如我国煤矿塌陷区挖塘造林形成的林鱼型生态农业模式、平原低洼地区采用挖大沟和填小沟方法营造水利廊道形成的农田排灌系统以及传统农田间作套种混种模式和轮作休耕制度,可利用生物相生互克原理获得生态系统整体优化效应,且多样化农业产出能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并减少农业灾害如盐碱化等风险。二是斑块生态位互补,景观内不同斑块是各类物种的集聚地,也是景观中的生态流场所,合理规划和人工调控生态农业的不同斑块生态位,在空间和时间上趋向互补,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资源,并利用共生原理加大要素之间生态循环,可发挥整体优势,如生物养地技术中养地作物和普通作物轮作、间作在时间上改变斑块构成,能优化经济产出,增强系统稳定性,而立体种养技术在系统尺度上互补也是同理;基塘模式中鱼塘和基岸斑块之间物流和能流交换量很大,因而这2种斑块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如基岸廊道的宽窄、鱼塘斑块的形状、面积和连续性面积比例以及空间结构均关系到基塘系统效率。三是景观环境服务功能较强,由于生态农业多样性高且稳定性和持续性好,生态上更为协调,因而更近似于自然生态系统,如生态环境治理区域通过模拟自然顶级群落,山顶、陡坡建造林草景观,可对重力作用下水土流失起到遏制源头的作用。四是有限的人工调控,如低洼湿涝地区一般需建设排灌渠道以建立适合农业生产系统的水分循环,干旱地区采用喷灌有助于作物吸收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维持。我国北方防护林网建设主要起防风固沙和增加湿度的作用,而南方的作用是参加系统物流交换和提供经济产出。我国农村通过建设薪炭林和沼气池有助于恢复区域生态环境。
2 不同生态格局的稳定性
农业景观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原理,结合考虑地域或地段综合生态特点以及具体目标要求,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它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调整和重建为基本手段,提高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和稳定性,构建生产高效、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景观空间结构是景观中生态流的重要决定因素,格局通过影响过程而对系统各类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对持续农业景观而言,其功能显然对应持续农业的4大功能,即生物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持续。经济产出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主导功能,要求整个农业景观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以及容纳更大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结构,因而需要在自然景观基础上有机融入人工调控生态因子;生态平衡功能则要求农业景观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较高的物质/能量利用效率、较少的废弃物和多余能量排放,对人类环境具有正面生态贡献;社会持续功能要求农业景观能综合考虑社会习惯、人口就业、景观美学和户外教育价值等。针对上述功能目标,结合对生态农业景观特征的考察研究,本研究提出持续农业景观规划的5条原则:一是景观异质性原则,普通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往往高度人工化,系统生态流简单而开放,自稳定性功能相当薄弱,很难持续稳定地完成持续农业系统各功能,因而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必然要求增加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