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的体系.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体系及其分析浅谈 合江县教研室 李仁华 一 小学、初中数学教科书体系框架与体例结构 二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一 小学、初中数学教科书体系框架与体例结构 (一)小学数学教科书体系框架(西师版)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共编80章,分散于六个年级两个学段共12册书中 数与代数 43章 空间与图形 19章 概率与统计 9章 实践与综合应用 9章, 另编 12个总复习 (二)初中数学教科书体系框架。(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初中数学教材体系共编29章(人教版),分散在三个年级共六册书中,其中数与代数13章,空间与图形13章,概率与统计3章,把实践活动改为数学活动(12个活动) 从上面统计可以看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偏排体系是按1—3年级,4—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构建的,共计109章 数与代数 56章 空间与图形 32章 概率与统计 12章 实验活动 小学9个 初中12个数学活动 从数学知识内容上可以看出: 教科书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 螺旋上升的思考论述体系进行的。 数学教师则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去引导,去归纳小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累积,渐渐地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一种体例。 (三)小学数学教科书体例结构(西师版) 各章基本机构如下: (四)初中数学教科书体例结构(人教版) (五)3—6年级各节结构根据内容需要而确定,基本上包括以下部分: (六)7—9年级各节结构根据内容需要而确定,基本上包括以下部分: 问题分析 思考 探究 归纳 二、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育的 有效衔接 (一)重视小学、初中数学内容的衔接 数与代数是中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 在小学,主要指数与数的运算(这里的数主要指非负有理数,即所谓“算术数”) 在初中,除了数概念扩充到了实数外,更重要的是有了式的运算,从小学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开始,到中学进一步研究数字与字母的运算,即研究代数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代数式的运算关系。 从小学到初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主要变化就是从数字的具体运算到代数式的形式化运算的转变,为了顺利完成这转变。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和初中低年级阶段要积累一些“半形式化运算”的实验,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小学数学的另一个重要衔接点是到简易方程。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衔接。 一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3、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衔接。 第一,注意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小学不能随意拨高要求,避免与初中重复,初中的起点不能太低,避免与小学重复。 4、实践与综合应该衔接, 小学: 1—3年级 16次实践活动 4—6年级 综合 15次 7—9年级(每一册) 1-2个“课题学习” 每一章都安排了2-4个数学活动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理解应注意到: ①实践与综合应用是课程改革中结构性变革在学科领域的体现; ③它强调联系与综合,但需要依托具体的教学知识;强调实践与体验,但需要探索空间的“大问题”;强调以教材为线索,但要注意适当挖掘和拓展;强调课内外结合,但课外延伸要适度和适量;强调过程性评价,但需关注和策略的优化。 ④实践与综合应用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对数学教育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主要以渗透为主 在小学如何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就成为实现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如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主要有: 第二,从教学的组织形式上看,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信息量大于知识量,信息的来源藏于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比较多,讲故事,任务游戏,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形式常见于 小学教学课堂。 但初中数学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知识能力量也大,初中数学教学形式相对简单,教学各环节的安排目标指向明确。 第三,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来看:数学教师更多地关注通性通法,而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则过多地关注解决某类具体问题的特殊技巧。 从

文档评论(0)

南江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