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专稿]国外关于ChatGPT风险的监管态度及启示.docx

[国研专稿]国外关于ChatGPT风险的监管态度及启示.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摘要: 当前, ChatGPT正引发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 ChatGPT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算法歧视、制造虚假信息、侵犯知识产 权、冲击中高端就业市场等潜在风险。由于人工智能的产业状况、战略定位与监管传统等不同,各国对ChatGPT的监管态度也存在差异,欧盟最为严格,高度关注数据安 全;美国持包容态度,但对算法相关的性别与种族歧视容忍度低;英印日等国更为宽松,积极鼓励创新发展。当前,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而我国在基础 研究、技术生态、产业发展、顶尖人才等方面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建议顺应人工智能发展大势,包容审慎监管,避免因超前立法或过严监管扼杀创新,为技术创新留足 空间。同时,强化风险研判,分级分类推进应用,严厉打击利用ChatGPT传播虚假信息、实施犯罪等行为。 关键词: 人工智能,风险监管,数据泄露,算法歧视 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聊天生成型预训练转换模型(ChatGPT)的出现是人类社 会迈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一步,被称为点亮通用人工智能的第一道曙光。从技术发展规律看,技术创新必然伴随着机遇与风险, ChatGPT也是如此。面对ChatGPT及 类似产品的快速发展,我们需构建符合技术发展规律的监管体系,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与规范应用。 一、 ChatGPT的潜在风险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ChatGPT是由美国OpenAI公司开发的智能对话产品,在“海量数据+先进算法+强大算力”驱动下,具有强大的文本、图像、音视频等输出能力。 ChatGPT一经推出便引 发全球关注。 2023年3月,千名科技人士联名呼吁暂停GPT-4后续研发,担忧ChatGPT给个人隐私、社会安全等造成冲击。从各界讨论看, ChatGPT的潜在风险主要有以下五 大方面。 (一)数据安全风险高,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易被泄露 ChatGPT的训练高度依赖海量互联网数据,如GPT-3的训练使用了近1万亿个单词和45TB数据,包括超过数十亿个网页、电子书、新闻和科学论文等。所衍生的数据风 险:一是个人隐私易被侵犯。 2020年GPT-2曾发生隐私泄露,只要输入前缀为 “East Stroudsburg Stroudsburg…” 的提示词, GPT-2会自动生成包括姓名、电话号码、住 址等信息的文本。 2023年, OpenAI发布报告称,有1.2%的ChatGPT Plus用户数据可能被泄露,包括姓名、聊天记录标题、信用卡号后四位等。二是企业商业秘密易被泄 露。 2023年,数据公司Cyberhaven调查160万名员工后发现, 2.3%的员工曾将公司机密输入ChatGPT。为保护商业机密,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多家机构已禁 止员工使用ChatGPT处理工作。 (二)算法歧视风险突出,可能强化性别、种族等偏见 ChatGPT算法训练的数据来源于互联网,海量数据蕴含了人类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宗教歧视等价值观。同时,设计算法的人本身具有价值观,也可能把 偏见嵌入算法中。 2023年,微软发布的报告《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 GPT-4的早期实验》显示, ChatGPT对女性存在某些刻板印象,如让GPT-4为“男人是计算机程序员, 女人是________ ”创建类比时,给出答案主要为护士、舞者等要求相对较低的职业。实验显示, GPT-4甚至会放大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见表1)。如世界范围内约22%的软 件工程师为女性,而ChatGPT描述该职业时, 98%的概率使用“他”,仅有1%的概率使用“她”。 (三)虚假信息传播风险大,易被用于造谣、诈骗等违法行为 ChatGPT既大大降低了信息造假门槛,又极大提高了虚假信息识别难度。 ChatGPT在短时间内可产生大量逻辑清晰、格式规范但无信源的文字、图片、视频,这些“以 假乱真”的内容极易绕过各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审核机制,被滥用于造谣、诽谤、诈骗等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美国新闻可信度评估机构NewsGuard发现,当被问到充 斥阴谋论和误导性叙述的问题后, ChatGPT能在几秒钟内产生大量令人信服却无来源的内容。该机构表示, “ChatGPT可能成为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传播虚假信息的工 具” 。OpenAI首席技术官穆拉蒂(Mira Murati)也坦言, ChatGPT可能会被“危险分子”使用于编造事实,这是当下大型语言模型共同面临的挑战。 (四)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高,作品著作权归属不明确 一是容易侵犯知识产权。训练ChatGPT的海量数据中包括大量学术论文、新闻报道、著作、商标等,显然OpenAI公司在训练过程中无法保证所有使用数据均获得了权 利人许可,因而存在明显的侵

文档评论(0)

分享使人快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