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高嘉慧 一、使用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学生已经学过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了解了DNA的结构特点,但是这些知识很可能是抽象的,零碎的,片面的,对DNA的结构并没直观的认识,因此,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仅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并为以后DNA复制,基因表达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实验器材 本节课所使用的模型组件是根据DNA的实验原理设计的,主要由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G)、磷酸P、脱氧核糖S组成。由于化学分子结构的原因,碱基A与T之间,G与C之间才可以结合,因此,该模型组件在形状上加以区别。 实验创新要点 (一)、材料创新 用彩色卡纸制作模型需要学生剪裁,装订,费时费力,既不美观又不能重复利用,且难以体现DNA的立体结构特点,所以我选用本节课的模型材料,价格低廉,构建DNA结构简单方便且清晰美观,并能重复利用。 、活动创新 本节课所用的模型材料虽然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简单方便,能很好的展示出DNA的立体结构特点,但仍然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实验材料中脱氧核糖为圆形,结构过于简单,不能体现出五碳糖的特点;脱氧核苷酸之间化学键的形成不够直观;碱基间氢键的数目无法体现。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采取了以下改进方法,在进行实验时,我让部分小组利用实验材料制作模型,让剩余小组以自己为脱氧核苷酸模型,进行构建DNA结构,既节省了时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又以两种方式展现DNA的结构,使学生印象深刻,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理解DNA的结构特点。 (三)、总结创新 DNA是立体的复杂的螺旋结构,本节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所以在小结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我摒弃了传统的总结方式,以介绍DNA微观结构的视频作为总结,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对DNA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四)、翻转课堂,讲解创新 在习题讲解中,我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小老师玩转课堂,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反用能力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 四、实验原理: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3)、碱基在内侧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五、实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进一步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通过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分析,总结DNA分子的特性。 (二)、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沃森克里克成功的原因,认识与人合作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内容 (1)、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结合为核苷酸。 (2)、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成单链。 (3)、两条单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反向连接形成双链,最终形成DNA双螺旋结构。 (4)、根据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进一步认识理解DNA的结构特点,从而总结DNA的特性。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为了真正的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转为主动的学,本节采用螺旋的折纸模型导入,如图(1),明确了实验主题,激发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制作的兴趣。 图(1) DNA折纸模型 (二)、分析原理 总结步骤 DNA的结构特点即为本节的实验原理,依据原理制作模型,学生很可能会比较迷茫,无从下手,因此,我对实验原理进行简化,提出四个要点进行分析,学生根据要点分析,很容易能总结出制作DNA模型的具体步骤。首先利用实验材料制作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其次用磷酸二酯键将脱氧核苷酸连成长链,最后两条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反向连接,形成双螺旋结构,如图(2)。接下来,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模型有不足之处吗? 图(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步骤 (三)、合作探究 强化重点 大家很快你一言我一语指出模型的不足,主要总结为以下三点: (1)、脱氧核糖是五碳糖,而实验材料中五碳糖为圆形,结构过于简单,不能体现出五碳糖的特点。 (2)、脱氧核苷酸之间化学键的形成不够直观。 (3)、碱基间氢键的数目无法体现。 接下来我又把总结好的问题抛给了大家,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如何解决或弥补这些不足之处,经过讨论,一个小组的回答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这组代表说,可以用我自己表示一个脱氧核苷酸,左手拳头代表磷酸,上半身代表五碳糖,头部代表氧,右手掌代表碱基如图(3)。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这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