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能力认证框架体系构建与功能.docxVIP

中国教育能力认证框架体系构建与功能.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能力认证框架体系构建与功能 上海应该建立“相对独立、相互沟通、相对联系的上海资格框架”(sqf)。即在普通教育体系里面建立一个主要面向行业的、为企业培养所需要人才的、含中低高等多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这里SQF是职业教育整体改革的基础, 是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教育体系框架的轴心, 是进一步建立中国资格框架 (ChineseQualificationFramework, CQF) 的必要探索, 也是构建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的必要条件。上海可以先做一个探索。 构建起这个资格框架后, 就可以向私立或民营机构开放办学权, 以期吸纳民间资金与课程资源;并让各级各类人才的企业用工制度与岗位薪酬挂钩。 SQF这一框架体系会充分发挥公平性、开放性、衔接性、融通性和终身性五大功能。即:第一, 在合理统筹资源的区域分配、城乡分配、校际分配上见诸公平性;第二, 向所有公民开放, 在他们需要的时间都能接受最合适的职业教育;第三, 促使各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 各形式职业教育相互认可;第四, 允许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体制内自由流动, 在课程上互相渗透;第五, 让各种类型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为此, 就上海职业与终身教育发展提出如下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1. 专业课程设计方面。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将分 这是从教育发展的应有规律来考虑的。主要基于以下理由:一是学习型社会对职业教育体系的终身性要求;二是金融危机后, 上海出口贸易日益艰难, 对一线劳动力素养要求提升;三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要求本科教育 (二本) 和研究生教育转型。 这一政策的落实需配以三项举措: 首先, 通过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五年一体化长期培养方案, 通过创新学制体系、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其次, 二本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 以培养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 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目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容量在全国有800万左右) 。也即是面向产业需求办学, 调整专业结构, 改革教学内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若整个二本不转型或者没有那么多经费去支撑的话, 中长期规划里面的40%指标会打折扣。 最后, 完善专业硕士学位制度, 以培养创新型的高技术专门人才。可采取“双基地、双导师、真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筑和建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立交桥和直通车, 需要实现四项突破: 一是按行业竞标和论证五年一贯制的培养方案, 中高职院校皆可参与, 并积极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 二是在政策上放开中职升高职、专升本的比例限制, 转而强调入学的知识和能力标准;让市场调节, 使上海的高职与转型后的二本之和占大学生数60%以上, 力求守住70%。 三是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高职招生更多地面向职业学校毕业生, 入学考试强调技能性, 强调工作经验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价值; 四是突破原来必须拥有科学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才有资格颁发专业学位, 允许所有二本院校 (包括新建本科院校) 与相关企业合作申办专业硕士学位点。 2. 解决人才培养政策在职业课程内容、能力结构等问题 这需要岗位要求与能力培养相一致, 兼顾职业人和社会人的培养要求。具体需要三项配套举措, 即: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技术工人的五个等级、工程技术人员的系列等级证书要求相匹配, 建立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双证融通”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由基础能力模块 (针对所有社会劳动者) 、专业能力/专业学科模块 (针对所有本行业的从业者) 、岗位能力模块 (针对具体岗位的从业人员) 所组成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覆盖职业资格证书, 强化通用能力 (generic skills) , 确保学生既能顺利就业、就好业, 也能顺利升学。 要实现该政策, 就需要四突破:建立上海市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校际、院际的学分累积与互认制度;设立课程或资格学习的准入门槛, 以基于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入学标准代替刚性升学比例;设立补习机制。能力缺乏者可通过补习达到准入门槛。 3. 不断深化技术与技能的培养 职业培训与用工制度挂钩, 有利于培育良性的教育培训市场。薪酬制度与教育制度、资格制度挂钩, 有利于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效用;有利于促进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有利于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形成学习型城市,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落实此政策, 可采取下列五项举措: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继续教育, 分门别类加强技术与技能的培养。例如, 劳动密集型基层普通劳动者, 如农民工, 通过职后培训提升岗位技能;技术密集型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的“业本培训” (workplace learning) 提升其理论水平, 如电机学院的“3+3+3”模式;知识密集型的专业人才, 通过“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