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详解.ppt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1922年的“新学制” 1922年以大总统名义公布施行,即“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因采用六三三分段法,故又称“六三三学制”。 当前第29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第四节: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教侵略 收回教育权运动:1923年,余家菊首次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1925年,“五卅”前后,收回教育权运动达到了高潮。 蔡元培故居 当前第30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第五节: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思想 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主要贡献:兴办洋务、兴办师范和幼儿园、派遣留学生,参与学制改革。 著作:《劝学篇》 二、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主张: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著作:《大同书》,教育思想:倡导教育平等,重视女子教育规定从出生到20岁的义务教育期限,他强调胎教,重视幼稚教育。其实质始发站资本主义教育的愿望。 当前第31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1897年7月3日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 1889年张之洞参加芦汉铁路通车典礼 张之洞 当前第32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翻新后万木草堂的康有为讲堂 当前第33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二、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的教育思想: 梁启超曾师从康有为,所以思想上有共同之处。 教育思想:明确提出,兴办教育要有明确的宗旨, 教育目标:培养“新民”,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新的品质。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设立师范学校的人,同时倡导女子教育。 当前第34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湖南时务学堂总理及教习合影 谭嗣同 梁启超 当前第35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 严复的著作:《原强》《救亡决论》《论教育国家的关系》以及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他第一次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介绍到中国。 2、救亡图存的三育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3、批判科举制: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 4、批判中体西用 5、主张建立新式学校 当前第36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第三节: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蔡元培(1868-1940)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三、主张“尚自然”“展个性” 四、“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 五、教育独立 当前第37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当前第38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第四节: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1、 杨贤江(1895—1931):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它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观念形态一样,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是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经典论断,是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当前第39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杨贤江(1895年~1931年) 当前第40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他对于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一些教育观点,如“教育万能”、“教育救国”、“先教育后革命”(夸大教育功能), “教育神圣”、“教育独立”、“教育清高”等(掩盖教育本质),以及教育的“劳动化”、“生活化”、“科学化”、“平民化”、“社会化”、“中立化”、“公平化”等进行批驳; 杨贤江青年时期(前排右2) 当前第41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全人生指导”,是指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同时对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 当前第42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第五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在教育理论方面 进行了开拓和创新,提 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他把生活教育定义为“ 生活的教育”、“为生活 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 进步而教育”。 陶行知(1891-1946) 当前第43页\共有63页\编于星期六\20点 生活教育理论有三层含义: 一是“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 二是“社会即学校”: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凡是生活的场所如马路、弄堂、乡村、工厂、等,都是我们接受教育的场所。同时,学校也含有社会的意味,主张拆除学校围墙,将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和增强学生能

文档评论(0)

hebinwei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