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营养基础—碳水化合物的营养.pptx

水生动物营养基础—碳水化合物的营养.pptx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生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一、无氮浸出物 二、纤维素;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双糖(如蔗糖、乳糖等)和多糖类(如淀粉、纤维素等),它们在鱼类饲料中,是热能的主要来源。;虽然鱼类对它的利用能力不及脂肪和蛋白质,可利用能值也没有脂肪与蛋白质高,但其来源广,价格低,制料稳定性较好,目前依然在鱼饲料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鱼饲料中的糖类适宜含量随鱼的种类、食性以及糖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别,此外还与鱼的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季节及水温有关。;无氮浸出物是鱼、虾类生长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是三种可供给能量的营养物质中最经济的一种,摄入量不足,则饲料蛋白质利用率下降,长期摄入不足还可导致代激紊乱,鱼体消瘦,生长速度下降。;与畜禽相比,鱼饲料的特点之一是蛋白质含量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鱼、虾类饲料中糖类适宜含量依鱼、虾种类有较大差异,一般为25%?50%,冷水性鱼类为21%左右,温水性鱼类为30%左右。;虽然鱼、虾类不具备纤维素分解酶,不能直接利用粗纤维,但饲料中含有适量的粗纤维对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是必需的。 ;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在何种情况下,粗纤维含量应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一般来说,鱼类饲料中粗纤维适宜含量为5%?15%,一般认为: 草食性鱼类饲料中粗纤维适宜含量为12%?20%; 杂食性鱼类8%?12% ; 肉食性鱼类2%?8%。;在对虾饲料中添加少量的纤维素,对肠的蠕动、蛋白质的利用有促进作用,但添加量过多也会影响对虾的生长。 在商品饲料中,粗纤维总量一般为2%?4%。 ;碳水化合物过多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一、无氮浸出物过多的影响 二、粗纤维过多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水生动物尤其是肉食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差,所以其饲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宜过高,否则,将影响其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甚至影响水生动物的健康。 ;1、对水生动物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无氮浸出物过多,必然导致饲料蛋白质含量下降,鱼类对无氮浸出物及蛋白质的消化率均随碳水化合物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从而使鱼类生长缓慢,饲料转化效率降低。 因此,在鱼类养殖过程中,要使鱼类生长和饲料转化率取得满意的效果,其饲料中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必须适宜。 ;2、对水生动物健康的影响。 水生动物摄入无氮浸出物的量过多,超过了鱼、虾类对无氮浸出物的利用能力限度,多余部分则用于合成脂肪;长期摄入过量无氮浸出物,会导致脂肪在肝脏和肠系膜大量沉积,发生脂肪肝,使肝脏功能削弱,肝解毒能力下降,鱼体呈病态型肥胖,血糖增加,尿糖排泄增多,鱼类出现肝脏增大,颜色变淡,身体膨胀,死亡率增大等现象的“高糖肝”症。;另外,饲料中无氮浸出物含量过多,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含量也必然降低,并影响对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因此,含量过高的无氮浸出物对动物机体的生长和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 ;粗纤维对水生动物的作用与其他营养素的作用截然不同,它既不是构成机体的组成成分,又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仅仅为机体利用其他营养素起到辅助作用。;因此,饲料中粗纤维一旦含量过高,将会导致食糜通过消化道速度加快,消化时间缩短,蛋白质消化率下降,矿物元素利用率下降。 ;而且,饲料中过多的纤维素会使水生动物发生便秘和消化道阻塞,摄食量减少。 ;此外,摄食纤维素饲料时排泄物增多,水质易污染,所有这些都将导致水生动物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净蛋白质积累和肥满度等下降。 ;影响饲料中碳水化合物适宜含量的因素;一、水生动物的种类 二、水生动物规格 三、季节 四、饲料其他成分;碳水化合物是来源最广、成本最低的能量物质,而其在营养上的生理作用主要是提供能量,节约蛋白质。 所以,水生动物饲料中的适宜含量不是机体生长需要多少的问題,而是机体能够代谢多少的问题,只要不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不至于导致生理异常,就应尽量提高其在饲料中的含量。 ;水生动物的不同种类、不同规格及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对无氮浸出物的利用能力不同,因而其饲料中无氮浸出物的适宜含量也就不同。 ;一般认为,草食性、杂食性鱼类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的适宜含量比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的无氨浸出物含量高,原因是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淀粉酶活性高,并且分布在整个肠道。 ;而肉食性鱼类淀粉酶活性低,仅仅在胰脏中可见到淀粉酶,从肝脏中糖的代谢酶活性来看,肉食性鱼类糖原合成酶活性高,而糖的分解酶活性低,因而对吸收的葡萄糖不能有效的利用,形成类似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 ;一般来说,小规格动物饲料中无氮浸出物的适宜含量少,随着规格的增大,适宜含量也随之升高。 原因是小规格水生动物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糖的利 用能力差,随着规格的增大,消化系统的发育日趋完善,消化酶的分泌逐渐加强,因而对糖的消化能力也随之增强。 ;夏季,水温高,幼龄动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