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脊神经背根节射频镇痛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脊神经背根节射频镇痛技术; 一、概述 【脊神经背根节(DRG)射频热凝特点】 1. 背根节位于椎间孔处,在X线协助下可经皮穿刺到达 2. 背根节与前根可进行分离刺激和射频 3. 背根节破坏可阻止神经纤维再生,治疗效果较为长久,但神经根毁损可能导致传入神经阻滞后疼痛,故应慎重实施; 三、胸段DRG射频治疗 1. 适应证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2)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3)癌性疼痛 (4)根性痛 (5)肋间神经痛 (6)其他胸背部疼痛;二、相关解剖 背根节是 感觉传入的第 一级神经元, 位于椎间孔内, 经皮穿刺易于 成功。; 2. 禁忌证 (1)全身或椎管内外感染性疾病。 (2)凝血功能异常。 (3)精神病或严重心理疾病或者患者不能合作,严重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疾病。 (4)患者或家属不理解。 ; 【术前准备】 (1)术前签字:特别告知可能发生气胸等并发症。 (2)术前用药:镇痛和镇静。 (3)仪器与射频套针:准备好射频仪及10 cm长、5 mm裸露针尖的射频套针。; 3. 操作方法 (1)体位:取俯卧位,胸廓下垫枕 (2)X线透视下穿刺   1)上下旋转调节C型臂X线投照器,使下终板前后缘重叠在一起。   2)采用15~20°角的患侧斜位投照,将看到原来的横突基底部变小。   3)穿刺点标志于椎弓根外下方相应皮肤上。   4)穿刺针顺着X射线透视的方向推进。 5)尽量避免碰到骨质,当遇到骨质时在其边缘滑过。   6)定时用前后位和侧位X射线透视检查针尖的位置,直至针尖投影在椎间孔的后缘上 ;8; (7)X射线前后位检查,针尖位于横突和下终板间椎弓根连线上;侧位片位于椎间孔外上象限;注入造影剂可见神经根影。;CT引导下胸段DRG射频;;12; 4. 射频治疗 (1)电刺激:出现感觉、运动分离现象:50Hz、0.5V以下电压出现异感,2Hz,2倍以上电压刺激无肌肉抽动;  (2)脉冲射频:参数为2Hz、42 ℃、120 s×2。  (3)射频热凝:先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1~2 ml,以75 ~85℃、60~120 s的射频参数行毁损治疗。; 术后处理 1. 穿刺点护理,避免污染; 2. 如果使用镇静药物,则需卧床休息; 3. 术后给2-3天镇痛药或肌肉松弛剂; 4. 对行脉冲射频的病人,应告诉其治疗 效果可能在几天甚至几周后才出现;1月内应随访。; 转移癌痛 病例1 61岁T7转移癌痛患者,疼痛剧烈, 1000mg/d吗啡无效,行双侧T6、7、8 DRG脉 冲射频,术后24h,症状显著改善,6月后随 访,只需芬太尼贴8.4mg,VAS从10分降至1分。 病例2 32岁乳腺癌患者,T12椎体转移,阿片类无效,行双侧T11、12 DRG PRF后,疼痛缓解已持续2个月,VAS评分从8分降至2分; ;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肺癌术后 食道癌术后 胸椎内固定术后 ; 四、并发症 1. 出血 2. 感染 3. 气胸 4. 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谢 谢!胸脊神经背根节射频镇痛技术; 一、概述 【脊神经背根节(DRG)射频热凝特点】 1. 背根节位于椎间孔处,在X线协助下可经皮穿刺到达 2. 背根节与前根可进行分离刺激和射频 3. 背根节破坏可阻止神经纤维再生,治疗效果较为长久,但神经根毁损可能导致传入神经阻滞后疼痛,故应慎重实施; 三、胸段DRG射频治疗 1. 适应证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2)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3)癌性疼痛 (4)根性痛 (5)肋间神经痛 (6)其他胸背部疼痛;二、相关解剖 背根节是 感觉传入的第 一级神经元, 位于椎间孔内, 经皮穿刺易于 成功。; 2. 禁忌证 (1)全身或

文档评论(0)

清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