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乳腺疾病.pptx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房疾病 医科大学第一从属医院 南方医院 第1页 序言 恶性肿瘤发病率: ((Morbidity ( mortality ) of malignant tumor )) 世界 900万/ 年 中国 发病率:200万/年 死亡率:140万/年 第2页 Incidence per 100,000 population. Parkin DM, et al. CA Cancer J Clin. 1999;49:33. Japan South Central Asia Southern Africa Western Europe North America 28.6 67.4 21.2 31.5 86.3 序言—乳腺癌EPIDEMIOLOGY 第3页 序言--全球乳腺癌年发病﹥120万 第4页 序言—美国发病率变化 第5页 序言—美国发病率变化 第6页 中国近年癌症死亡变化较大肿瘤* (1991~2023) 肿 瘤 年死亡率变化(%) 都市 农村 宫颈癌 -27.52 -17.32 肺癌 +29.38 +47.73 肝癌 +13.04 +17.12 结、直肠癌 + 31.18 +17.51 乳腺癌 + 38.91 +39.73 膀胱癌 + 23.50 +19.87 *胃、食管癌变化不大 第7页 序言 第8页 1989-2023年美国白种人部分常见肿瘤分期与五年生存率关系 第9页 中外乳腺癌差异 发病率 发病年纪 激素受体状态 病情分期 解剖差异 普查机制 医保政策 人文环境 第10页 时间效益偏差 第11页 第12页 San Antonio,TX,USA 第13页 第14页 解剖生理概要 第15页 第16页 乳腺疾病 第17页 第二节 乳房检查 第18页 一 体格检查--? 1、时机 2、体位 3、内容:视诊和触诊 第19页 对体格检查质疑 不减少死亡率,增加活检数(沪、俄、加) 不反对, 不推荐~评价办法(USPSTF)? 提升警觉,早期发觉间期癌 华人乳腺小,最佳受检状态经济、易行。 第20页 视 诊 1、外形 2、乳房皮肤 3、乳头 第21页 触诊:由健侧患侧 1、肿块 2、乳头 3、淋巴结 第22页 二 特 殊 检 查--先进与实用 1 X线: 钼靶(断层钼靶) 2 B超 3:乳腺专用磁共振 4 红外线、液晶热图象? 5 乳头溢液:涂片、乳管造影、乳管镜 6 病理:细胞学、活组织病理 第23页 第三节 急性乳腺炎 第24页 多发生于产后3-4周 病因:1 乳汁淤积 2 细菌入侵 急性乳腺炎 第25页 病理 急性单纯性乳腺炎 三个阶段 急性乳腺蜂窝组织炎 乳腺脓肿形成 局限化吸取或脓肿形成 转 归 转为慢性 恶化致败血症 急性乳腺炎 第26页 临床体现 淤乳期: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发热 浸润期:高烧、寒战、脉搏 ,腋淋巴 结肿大,白细胞 脓肿期:脓肿向外溃破,穿入乳管、乳房后脓肿 急性乳腺炎 第27页 治疗标准:脓肿形成前:抗菌支持治疗 脓肿形成后:及时切开引流 急性乳腺炎 第28页 第四节 乳房囊性增生病 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 第29页 乳房囊性增生病 第30页 乳房囊性增生病 病因: 内分泌障碍所致 1 女性激素百分比失调-雌、孕激素 2 女性激素受体质和量异常 第31页 乳房囊性增生病 临床体现和诊断: 1 胀痛 2 肿块 注意鉴别癌 第32页 乳房囊性增生病 治疗: ?对症 1 中医中药 2 逍遥散等 3 手术:高危原因 第33页 第五节 乳房肿瘤 第34页 乳房纤维腺瘤 病因: 雌激素 纤维细胞受体 临床体现 治疗 第35页 有关纤维腺瘤 纤维腺瘤癌变也许﹤1% 纤维腺瘤也许转化为肉瘤(直径较大时) 第36页 乳管内乳头状瘤 40-50岁好发 乳头溢液为其临床特点 治疗以手术为主 恶变也许6-8% 第37页 乳腺癌 ——妇女健康头号“杀手” 好发于外上象限 约 50% 第38页 两个发病高峰:也许正在变化 45~55岁 60~65岁 发病与性激素变化有关 因而称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第39页 转移途径: 1、局部扩展 2、淋巴转移:主要两条途径 3、血运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第40页 高危人群: 1、乳腺癌家族史 2、月经婚育史:初潮12岁,绝经50岁,40岁以上未孕,头胎妊娠35岁 3、对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