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地区诸葛亮地名传说探究.doc

大理白族地区诸葛亮地名传说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理白族地区诸葛亮地名传说探究 【摘要】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的文人将士都对其推崇备至,汉族百姓有的甚至将其奉为神明进行祭祀,其实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流传着许多诸葛亮的传说。本文收集了部分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故事,讲述诸葛亮在这些传说中与少数民族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呈现出少数民族人民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探究诸葛亮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國家和谐中起的作用。 【关键词】 诸葛亮;地名传说;少数民族 一、史料记载中的诸葛亮南征 《三国志 · 蜀志 · 诸葛亮传》对诸葛亮南征的记录只有寥寥十二个字:“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1]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则有详细记载:“建兴三年春三月, 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宁、永昌为云南郡, 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2]并对原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后,认为“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年有余。雍闿、高定逼其东北,而凯等守义不与交通。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以凯为云南郡太守,封阳迁亭侯。而王伉封亭侯,为永昌太守。”[3] 最早记载诸葛亮曾到过云南永昌境内的是唐人樊绰的《云南志》:“永昌城,古哀牢地,在点苍山西六日程,西北去广荡城六十日……西边大洞川,亦有诸葛武侯城。”[4]《华阳国志 · 南中志》大致总结了诸葛亮南征的行程:“先主亮后,越锡雯师高定元杀将军自称王,益州大姓雍间亦杀太守降吴遣越省太守龚禄住安上,去郡八百里遥领。样柯领太守朱褒杀蜀从事为乱,益州夷人从阎,间使建宁孟获说之尽从。建兴三年春,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人越禽,别遣马太守伐样柯,莱降都督李恢向益州。定元自旎牛定节卑水为垒,卑水。定元部曲杀雍阎,孟获代为主。亮斩定元,而马忠破徉柯,李恢败夷南中。五月,亮渡沪,进征益州,生虏孟获。秋,四郡平,改益州为建宁,李恢为太守,移治味县。”[5] 以上是有关诸葛亮南征史实的记载。可见诸葛亮南征四郡, 其中永昌郡为最边远之郡, 他三月从成都出发,“五月渡泸”(今金沙江),十月回成都, 时间长达近十个月之久。 二、云南诸葛亮地名传说 唐樊绰《云南志 · 卷六》载:“永昌城,古哀牢地。隔候雪山西边大洞川,亦有诸葛武侯城。城中有神庙,土俗咸共敬畏,祷祝不阙。蛮夷骑马,遥望庙即下马趋走。”[6]其中“诸葛武侯城”,据史学家方国瑜先生考证为今龙陵城。以诸葛为名的地名在云南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更为常见。比如在祥云县流传的《诸葛寨的传说》中,面对西征的诸葛亮,孟获并不是拼死抵抗,而是连夜逃到祥云县,最后还是被诸葛亮在一棵空心树下的山洞里被抓获,并处死。剩下的传说则是关于诸葛亮如何利用自己的神机妙算打败另一个山大王“梁王”。后来,崇拜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人们,就把当年诸葛亮驻扎国的小山称为“诸葛寨”。[7] 而在苍山脚下的西洱河边还流传着名为《诸葛亮与塘子铺》的传说,内容大致为:“孟获在被诸葛亮抓了六次又放了六次后,逃往哀牢山附近,沿途还烧杀抢掠,诸葛亮为了拯救当地百姓,在塘子铺安营扎寨,用火计打败了孟获请来的藤甲兵。孟获被抓了七次终于心服口服,于是跪下投降了。诸葛亮不但没有责罚他,还循循善诱,劝他改过自新,不能虐待百姓,最后还把地盘还给了孟获。孟获被诸葛亮的真诚打动,于是发誓永不叛乱。后来诸葛亮班师回朝,但是百姓都舍不得这位救星离开,诸葛亮看他们都没有姓氏,就赐了刘、杨、郭、李、路五个姓给他们。诸葛亮去世后,当地百姓将他奉为‘五姓名首来安景帝’,直到现在都香火不断”。[8] 弥渡地区也流传着不少关于诸葛亮的地名传说,在弥渡青石湾地区有一个孔明井,相传诸葛亮曾驻扎在青石湾旁的一座小山,那座山就被叫作“诸葛寨山”。相传诸葛亮在此处与敌人苦战,敌兵数量众多,将诸葛亮的军队团团围住,切断了他们的水源,士兵们口渴难耐,体力不支倒在地上。诸葛亮见此惨景,抽出腰间的宝剑刺向一块大青石,只见火光四射,奇迹发生,宝剑所刺之处,一口清凉可口的泉水冒了出来。虽说此口只有脸盆大小,竟可供千军万马饮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后来人们就把这石头上的口叫作孔明井。孔明井相传至今,却没人见过。据说,有一天,风和日丽,天气格外晴朗,住在诸葛寨下的夫妇在放牛途中发现了这口井,于是他们奔走相告。可是当其他村民来找这口井时,却只发现一块大青石。当人们找的精疲力竭时,孔明突然坐在一块长方形的巨石上,当人们目瞪口呆时,孔明又消失不见,他坐的地方却冒出一股泉水,于是人们争相饮用,还拿桶子来挑。[9] 为什么大理自治州的白族对于诸葛亮如此崇拜,而对同是少数民族的孟获却如此贬低呢?对于这种现象,郭汉林在他的《云南诸葛亮的传说及其崇拜现象》一文中对其做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诸葛亮采用的“南扶夷越”的怀柔政策、对叟族社会经济做出的贡献、以及诸葛亮本人在南中地区无人可比的威望,都是南中地区诸葛亮崇拜现象的原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