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性关节炎的养生保健.ppt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中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患病率为9.56%。60岁以上者达78.5%,与西方国家相似,但不如其严重。 不同名称来源于关节病病理表现即有软骨退行性变的同时伴有新骨的形成。本病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多,是一个常见的老年人的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的定义;案例一:;一、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病因病机; 由于人体老化,精气自然衰减;长期慢性疾病的耗损;先天禀赋不足;偏食、过度忌口等不恰当的饮食习惯引起后天不足;长期过度劳倦或房事过度;长期养尊处优等因素,引起精血不足,肝肾亏虚,任督二脉损伤,导致筋骨失于充养儿逐渐衰弱,易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是本病发病的基础和根本原因。;案例二:;饮食原则:;药膳方:;猪肾粥;防风粥;冬瓜薏仁汤;葛根赤小豆粥;药膳调理注意事项:;3.经常吃新鲜的菠萝,可减少患部的感染,这点骨关节炎的注意事项了解是非常的重要的。 4.保证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亚麻籽、稻米麸、燕麦麸等。 5.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芦笋、鸡蛋、大蒜、洋葱。因为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与重建都要以硫为原料,同时硫也有助于钙的吸收。;三 、骨性关节炎针灸保健按摩;骨性关节炎保健常用穴:;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颈夹脊穴:第1~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后溪穴: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肩背部;肩贞穴: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肩前穴: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的中点。 臑俞穴:臂内收,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脊柱部;夹脊穴: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涌泉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环跳穴: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内3/5与外2/5的交点处。 肾俞穴:当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膝关节部;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在腘窝正中。 梁丘穴: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小关节部;骨性关节炎针灸保健治疗;方义:大椎是督脉穴,为诸阳之会,针灸能激发诸阳经经气,通经活络;后溪、天柱分别属于手足太阳经,天柱为局部取穴,后溪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相通,二穴配伍可疏通太阳、督脉经气,通络止痛;颈夹脊穴具有疏理局部气血而止痛的作用。;肩背部;方义:局部去肩髃、肩前、肩贞,是谓之“肩三针”,配局部阿是穴,针刺泻法并加艾灸,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去阳陵泉能舒筋活络、通经止痛。;腰脊部;方义: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腰阳关可以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筋脉之气血,通经止痛。;膝关节部;小关节部;骨性关节炎常用保健按摩;肩背部;通经:患者取坐位。用拇指按、一指禅推法于肩部穴位,以疏通肩部经脉之气。 运肩:患者取坐位。用一手从患肩腋下穿过,并使前臂擎托患肩上臂,掌心抵住肩关节前方,用另一手掌心抵住肩关节后方,双手五指交叉,使双掌扣握患肩,然后医者以自身腰部主动运转,提转患肩,使患肩被动地作先外旋、后内旋的运转5~7周,以行气,利关节。 ;摇肩:患者取坐位。用一手扶在患肩部起固定身体的作用,另一手握住患侧手腕,先将患肩外旋摇动5~7周,然后将患肩作内旋5~7周。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恢复患肩内外旋转功能。;腰肌部;通经:患者取俯卧位。用拇指按法于患侧的肾俞、关元俞、腰阳关、秩边、环跳等穴,以酸胀感觉为度。 按扳: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一手按压在患者的腰骶部,另一手将对侧的肩部扳起,双手对抗用力,并使肩部尽量旋后;然后将扳肩的手按在患者的腰骶部,用按压在腰骶部的手将对侧下肢扳起,双手对抗用力,并用对侧下肢尽量选后。而后,医者于患者另一侧,同法重复操作1次。此步操作可使侧弯的脊柱和后凸的腰椎得以纠正。;摇腰: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屈髋。医者位于患者侧方,用一手握住患者双踝,另一手和前臂掌面扶住患者的双膝,并使患者髋部进行左右旋转摇动,反复3~5遍。此步骤可以使错位的小关节复位,减轻关节附近软组织的压力。 擦腰:患者取俯卧位。用掌直擦法于腰及柱督脉,掌横擦法于腰骶部,以透热为度。;膝关节部;旋髌提髌法:患者仰卧,医者双手拇指反方向握持髌骨上下极作相反方向的旋转动作。再用双手掌从膝关节内外两侧夹住髌骨,并向上有节律地提起,一般3~5次。以增加髌骨的活动范围,改善血运。 提腱拉髌法:患者仰卧位,医者一手握其踝部,作牵拉动作使膝被动屈伸,同时另一手拇、食指提拉股四头肌腱,以牵动提拉髌骨,伸膝时提拉,屈膝时放松。可减轻髌股关节间压力,缓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