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校本课程合唱教案1.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 年校本课程合唱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新同学,提出合唱队的纪律要求 2、了解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 童声的类别 3、分好高中低三个声部二、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出勤情况。 ●对小学阶段参加过合唱队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 ●提出合唱课的一些纪律要求;准时参加每周的活动;有事提前请假;课上认真练习,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 ●挑选合唱队队长,提出要求。 2、了解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 童声的类别 童声可以分成三个阶段:6-8 岁为童声前期,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合唱基础训练, 培养孩子们的多声部音乐感觉; 9-12 岁为童声成熟期, 这一时期的合唱团可以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作品的排练和演出;12-15 岁为童声后期,这个阶段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色变化、音域宽度、或是演唱技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艺术表现力很强。处在这一时期的合唱团也可称之为少年合唱团。 3、给孩子们分声部集体演唱音阶 逐一演唱音阶 根据孩子的音色、音域安排声部调整各声部的座位。 4、课堂小结 合唱教案 合唱教案 PAGE 4 1、呼吸训练 2、均衡呼吸的发声练习二、教学过程 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呼吸不但是歌唱技巧的基础,而且也是重要的 艺术手段。 1、练习呼吸 ●自然吸 自然吐 双手叉腰,胸部平直,切忌弯腰挺胸。先做自然的吸气,然后自然的吐气。吸与吐时值相等。 ●缓吸 缓吐 缓吸像闻花或是吸管吸汽水的感觉。吸气时比自然吸气时吸气量多一些,吐气的时值尽量延长,吐气越慢越好。要求做到“匀、慢、稳”,注意形成平直的线条,好像在吹蜡烛的火苗,又不让火苗左右晃动般的感觉。 ●急吸 缓吐 急吸时像受惊的感觉。集体练习时,让学生用 S(丝)进行。2、训练 ●逐步加入适当的停顿 自然吸吐停吐停 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缓吸缓吐停吐停吐停 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急吸停吐停吐停 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3、自己体会、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小结 1、呼吸训练 2、均衡呼吸的发声练习二、教学过程 1、复习呼吸训练学生自己练习 相互练习 教师单独指导 2、均衡呼吸的发声练习采用慢吸慢吐的方法进行1 2 3- 3 2 1- m mu mi 3、在上一条的基础上将音域扩大为 5 度。 1 2 3 4 5 4 3 2 1 m mu mo ma 4、练习提示 吸气要自然而缓慢,吐气要均匀。 内口呈打开状态 音量不可太大 逐步以半音模进上行联系到 C 大调高八度为止。 5、课堂小结 一、教学目标 1、均衡呼吸的发声练习 2、用歌曲《送别》来感受软起声的状态二、教学过程 1、发声练习 1 2 3- 3 2 1- m mu mi 1 2 3 4 5 4 3 2 1 m mu mo ma 1 3 5 1 7 5 4 2 1 m ma mi 上行跳进时要注意内口开度,逐渐提软口盖,尽可能发柔和的声音,腹部肌肉要 在唱完以后才可以放松。 2、歌曲《送别》 软起声指在起声前用缓吸气的状态,而发音后仍继续保持吸气状态,让声音徐缓而出,犹如小溪流水般流畅自如。 让学生在枯燥的练声曲后用歌曲再次感受,把这种歌唱状态固定下来。 3、课堂小结 一、教学目的 1、跳音的气息控制练习二、教学过程 1、1.23.45.43.21- m la le 这条练习要求又弹性,音程在五度以内,锻炼横膈膜及呼吸器官的敏锐反应。 练习提示: 吸气量不能太多,吸气动作迅速。 要求发音有颗粒状,注意附点音符音与音之间要断开。 要求腹部肌肉有弹性。逐步按半音练习到 B 大调。1.23.4 5.6 7.1 1.7 6.5 4.3 2.1 1 m la lo 1.1 5.3 1.1 5.3 1 lu lo la 练习提示: 要求用半急吸气,吸气要充分,发音前要有短暂的停顿。 按 lu\lo\la 的顺序进行。感受声音的“竖”与“通”。 音头要结实有弹性。 2、3 条练声曲逐层深入,并用均衡呼吸的发声曲让学生感受发声的不同,为增加学习兴趣,采用多种学习手段,如小组合作式、师生接唱式等等。 3、课堂小结。 一、教学目标 1、复习跳音的发声练习曲 2、硬起声训练二、教学过程 1、复习跳音的发声练习曲 1.23.45.43.21- m la le 1.23.4 5.6 7.1 1.7 6.5 4.3 2.1 1 m la lo 1.1 5.3 1.1 5.3 1 lu lo la 3、硬起声练习,训练无乐音哼鸣 m m m m m m 步骤: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先渐强后减弱。 这是基音,要求纯净清晰、圆润富有弹性,基音要有振动感,且要有假声的高位置。 6 6 6 6 6 6 6 6 m ma a 4、课堂小结。 一、教学目标 1、基本母音的训练 2、和弦的听唱练习三、教学过程 1、在说话的基础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