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对中医脾的认识.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医统》对中医脾的认识 《古今医学丛书》是一本集医学经典、方剂、草本植物、科学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书。根据明代以前的重要医学经典和医学成就,他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阐释,对医史文献、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谷入于胃, 洒陈于六腑而气至, 和调于五藏而血生, 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故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体质的强弱密不可分, 体质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均由脾胃化生。笔者通过研读《古今医统大全》, 对中医之脾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临床跟诊, 对《古今医统大全》脾病证治亦有所领悟。 1 李的《医学门类》中脾的形象 《内经》中从未言及脾的具体形态结构, 但其后的《难经》却对脾的大小有了清晰的描述:“脾重二斤三两, 扁广三寸, 长五寸, 有散膏半斤, ……”李梴的《医学入门·脏腑》中提到脾的形象是马蹄状、镰刀状。继之《医宗金鉴·卷八十一》记载, 脾“与胃同膜, 而附其上之左俞, 当十一椎下”。 2 长夏气分析,注重阴阳变化 因脾为太阴湿土之脏, 得阳始运, 故其喜燥恶湿。又因太阴湿土主长夏, 故脾气旺于长夏, 其生理功能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通应。脏腑之气的运动体现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之中, 五脏之气各有升降, 脾胃居中, 脾升胃降, 为人体之气升降的枢纽, 故脾气上升才能脾气健运, 发挥正常的功能活动。 3 生理功能 3.1 脾经营养血气下降,水谷人才以养胃 此功能主要体现在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其中运化水谷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精微的过程。饮食入胃, 须依赖脾的运化, 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 并布散至全身, 即《素问·厥论》所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气的运动体现在脾的功能活动中, 脾气上升, 可将吸收的水谷精微向上输于心、肺、头目, 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 以营养全身, 即脾主升清;又可因脾气上升, 具有升举作用, 能够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若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 则机体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饮食物、布散精微, 可见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 亦可因脾气下陷, 出现久泄久痢或内脏下垂等病症。笔者在临床上曾见一病例:卫某, 女, 59岁, 曾患胃下垂及陈旧性胃出血, 就诊时, 胃脘胀痛、隐隐不适, 纳可, 寐差, 便溏、日行3~4次, 舌红稍黯苔薄, 脉细。诊为脾虚气陷证, 多予健脾益气之药而取效。运化水液则是指脾对水液的消化、吸收和转输作用。《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合于四时, 五脏阴阳, 揆度以为常也。”脾将吸收的水谷精微中的水分转输至肺和肾, 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 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故脾的运化水液功能正常, 就能防止水液停滞。“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则表明, 若脾失健运、水液停滞, 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可致水肿, 亦有可能出现大便异常。如患者瞿某, 男, 29岁, 大便基本成形, 日行3~4次, 质软伴黏液, 排便不爽, 纳差, 舌红苔薄白, 脉濡。诊为脾虚湿蕴证, 脾失健运、水液不布, 便时有黏液亦为湿浊内生的体现, 治以健脾祛湿而取效。 3.2 脾凝血功能 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流行, 防止其逸出脉外的功能。《难经·四十二难》中的脾“主裹血”从形态结构特征方面描述了脾具有统血的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脾能贮存一定量的血液, 当机体急需时, 可将其释放, 造成出血的原因之一为血中诸多凝血因子结构、活性发生改变。脾统血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如《景岳全书·血证》中云:“盖脾统血, 脾气虚则不能收摄, 脾化血, 脾气虚, 则不能运化” 4 脾失健运,则色和口感正常 《素问集注·五藏生成篇》指出, 脾“主运化水谷之精, 以生养肌肉, 故合肉”。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所以四肢、肌肉功能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息息相关, 如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等, 均属中医“痿证”的范围, 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 甚至不能随意运动, 久则肌肉萎缩, 多治以健脾益气之法。脾在窍为口, 口味的正常与否有赖于脾的运化功能。若脾运健旺, 则口味正常;若脾失健运, 患者可有口味异常的感觉。脾其华在唇, 脾气的旺盛也影响到口唇的形态、色泽。涎是口中津液中较清稀的部分, 具有保护、润泽口腔和助吞咽、消化的作用, 脾在液为涎, 脾精上行于口, 化为涎, 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 可致涎多而口角流涎的症状。《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 神有所归, 正气留而不行, 故气结矣。”指出思虑过度则气机结滞。脾在志为思, 过思伤脾, 脾气郁结, 有碍脾运, 可见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晕目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