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 古人谈读书课件(41).pptVIP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 古人谈读书课件(41).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句意: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句意:有志气就决不甘心居下游;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因为一点儿心得就自满自足,就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表现。 下等,劣等。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句意:有恒心的人就绝没有办不成的事。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强调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三者的紧密联系。 这段话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典故。 河伯观海 井底之蛙 下等 自我满足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如。 [宋]苏轼 25 古人谈读书 耻 诲 谓 诵 岂 恒 窥 皆 缺 字词学习 多音字 好 (好多) (好学) 我们班有好 多同学都有踢足球的爱好 。 ·敏而好( )学,不耻下问。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我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介绍 (古人谈读书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精读课文 敏:聪敏。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同“智”,智慧。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识:记住。 厌:满足。 诲:教诲。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努力学习而不知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论述了学习的态度或方法 第一句话讲学习的态度, 第二句话讲对待知识的态度, 第三句话讲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 采用了并列陈述的方式,启示人们一些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你能分别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三句话的内容吗? 勤奋好学、谦虚诚实、持之以恒。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读书要做到不耻下问,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通书解说》《周易读本》等。 作者介绍 古人谈读书(二)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精读课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强调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 句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说 我 曾经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句意: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要紧,重要 随意 指读书 那么 也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句意: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怎么 想一想,朱熹认为读书要做到哪“三到”?其中哪一到是最重要的? 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要用心、专心 (2)为什么“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的? 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不能记→记不能久 运用反问句式说明心到则眼口到,从而强调“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朱熹说的这段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读书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只有用心读了,你看书就会仔细、朗读就会认真。我今后读书要用心,不可以三心二意。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和眼睛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译文】 曾国藩 (1811—1872),初名子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desk证书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11日上传了autodesk证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