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众创空间的结构特征与实现路径-基于ISM的分析框架.docx

高校众创空间的结构特征与实现路径-基于ISM的分析框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高校众创空间的结构特征与实现路径 基于ISM的分析框架 ? ? 张 敏,董建博 (1.丽水学院 商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2.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熊彼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解析了什么是创新。他认为采用新产品、新方法、开辟新市场、实现新组织等均可以称为创新[1],但创新是混沌的、偶然发生的、不可控制的,须建立一个能产生巨大影响的系统来实现内部的可持续性。周其仁也认为创新所需的优秀元素应该互相作用,高密度、高浓度地集中在某一个空间内,形成一个场[2]。这个场的表达形式可以是众创空间。众创空间就是在某一区域所形成的创新生态系统,其核心是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相互作用。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政策推 动下,各行业都在思考如 何进行创新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教育行业在这一大趋势下 也须要进行深刻的转型。高校培养满足现代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产教融合,形成能够满足地方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在这种要求之下,高校更多地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更好地对接地方需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提供一系列的基础保障措施,因此,在高校建设众创空间来支持创客教育能够顺应时代趋势,能够为创客社群和校园创客提供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形成创新的校园文化。 自 2015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在各种官方文件中关于“众创空间”的提法越来越多。高校众创 空间作为承载校园创新文化的载体,在高校创新发展过程 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术界也逐渐重视对高校众创空间的研究。以“高校众创空间”为Key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2015年有 10 篇文献,2016年有 62 篇文献,2017年有 80 篇文献,2018年有 99 篇,2019年 1月至 7月有 26 篇文 献,由此可见,在国家实施创新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学术界对于高校众创空间的研究日益增多,大致沿着“内涵→发展模式→功能→建设路径”这一主线进行研究。早期的讨论,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众创空间内涵的研究,认为众创空间是一个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3]。随后,许多学者归纳了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项目对接、全真管理、企业孵化、定期考核”的四级联动模式[4];产业链 模式、互动交流型模式、培训开发型模式、O2O 型模式 、人才培养孵化模式、投资—服务型模式[5];培 训辅 导 型 、创客孵 化型、活动聚合型、综合创业服务体系型[6];高校主导型、校企联合型、企业主导型[7];等。而对于高校众 创空间的功能,国内学者认为其首要的作用是创业教育,其次为创客培养[8-11]。至于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路径,国内学者提出应从政策扶持、机制构建与环境营造等方面来建设高校众创空间。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深入思考高校众创空间的 特征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存在些许不足:一是 前期的研究多是对于高校众创空间的片段、局部讨论,不利于对高校众创空间的认识;二是对高校众创空间“究竟由哪些要素构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分析得不够完整;三是现有研究提出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路径普适性太高、针对性不强。 为进一步加深对“高校众创空间”的认 识,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建立“高校众创空间结构模型”。基于该模型对高校众创空间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借此提出推进“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高校众创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来分析高校众创空间的结构特征,主要原因是:首先,解释结构模型是用有向图表达要素之间的关系,非常直观且便于理解;其次,对于高校众创空间的结 构涉及的要素很多,要素关系也十分 复杂,需要借 助计算机厘 清 要 素间的关 系,而解释结 构 模 型 可以把模糊 不清的思想 、看法转化为直观且具有良好结构的模型,且可 以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多级递阶 的结构模型。 目前,学界围绕高校众创 空间结构要素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主要有: 李 双 寿、杨建新以 清华大学 i.Center 为例,认为高校 众创空间由 实体空间 与 在 线 平 台构成[12];王迷迷 认 为 创 新 创 业者、服 务 提 供者、管 理者 是 高 校 众 创 空 间 的 主 要 参 与 者[13];魏 亚 平 、潘 玉 香 从 创 业 生 态 系 统 的 视 角 剖 析 了 高 校 众 创 空 间 系 统 结构,认 为高校众 创 空 间 存在着 众 创 精 神 、创客 生 态 圈 、资源 生态 圈 、基 础平 台 与 政 策 四 个 维 度[14];李 亚 洲 认为高校众创空间由创业主体、创业教育和高 校管理部门构成[15]。因此,本研究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专家访谈 、问卷调查等 途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