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低合金钢NC6宽扁坯断裂分析及工艺改进.docx

高碳低合金钢NC6宽扁坯断裂分析及工艺改进.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高碳低合金钢NC6宽扁坯断裂分析及工艺改进 ? ? 于 红,宫春林,王金国 (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辽宁大连 116105) 1 引言 NC6 为波兰标准牌号,相当于我国的T13CrV,属于过共析高碳低合金钢。该钢碳含量较高(1.30%~1.45%),是在T13 碳工钢的成分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铬、矾等合金元素,合金元素的加入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钢的淬透性;减少了淬火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减弱了淬火变形及开裂倾向[1]。由于淬火后存在较多的碳化物,因而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高硬度,适于制造拉丝模、丝锥、板牙等承受负荷较大、变形较小的中、小型冷作模具。 NC6 宽扁钢采用8t 扁锭经轧制开150×815mm 大扁坯,扁坯经缓冷退火后出现整炉断裂,如图1所示,造成了大量废品,影响了合同的顺利交付,增加了经济成本。 图1 现场轧坯断裂形貌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生产工艺流程 根据技术标准要求和工装条件,设计工艺路线为:电炉+LF+VD→模铸8t扁锭→高温红送→加热、1,050轧机轧制150×815mm宽扁坯→缓冷、退火→加热、二平二立可逆式轧机轧制8~60×810mm宽扁钢→球化退火。 2.2 试验主要仪器 在美国ARL-4460 直读光谱仪进行化学成分检验;采用ZBC2452N-3 冲击试验机将试样打断形成断口,在Axio Observer Z1M 金相显微镜下进行显微组织检验,采用EVO18扫描电子显微镜及EDS能谱仪观察缺陷的微观形貌并测定局部位置的合金成分。 3 断裂缺陷分析 3.1 样品制造 NC6熔炼成分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NC6钢的化学成分 % 距断裂面100mm处制取缺陷样品,样品横截面尺寸为150×815mm 宽,长约30mm。样品横截面呈多发孔洞,其周围缺陷宏观形貌及冲击断口微观形貌如图2所示。 图2 孔洞形貌 3.2 低倍分析 将所取样品沿轧制方向横向剖开,可见中心部位存在严重的孔洞和开裂(见图2a)。使用1:1 盐酸浸蚀观察,在开裂四周有较为明显的塑性变形(见图2b)。 3.3 断口形貌分析 将试样在开裂孔洞位置剖开观察开裂断口形貌(见图2c),断口表面有氧化层存在较重氧化,可观察到裂纹由内部向外部逐渐扩展。 3.4 高倍分析 如图2a 中A、B、C 位置切取试样进行组织分析,高倍组织及电镜扫描如图3 和图4 所示,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片状及球粒状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呈近乎封闭网状分布;晶粒度较为粗大约4 级;经高倍检验未见明显非金属夹杂;孔洞及开裂边界存在氧化现象,四周有高温氧化物呈弥散状分布。宏观断口主要为石状沿晶断裂和解理穿晶混合断裂,其中沿晶断裂为主,属于沿晶渗碳体网解理脆性断口。 图3 NC6钢显微组织和晶粒度 图4 孔洞的SEM形貌 根据以上组织形貌和钢坯低倍形貌及氧化现象可判断裂纹起源于心部,并始于开坯工序钢锭加热过程,在坯料轧后冷却、退火过程迅速扩展,造成断裂。 4 分析与讨论 4.1 钢种及钢锭特性 NC6 属于高碳低合金工模具钢,碳质量分数在1.30%~1.45%,添加其他微量合金元素,属于过共析钢。加工过程中如果其加工终止温度较高,而且终止变形后进入缓慢的冷却,即在碳化物沿奥氏体粗大晶粒边界容易析出的条件下,可能形成网状碳化物[2],网状碳化物的析出恶化了材料性能。尤其大型钢锭,钢锭冶金质量差,不均匀结晶,成分和组织偏析严重,心部冷却速度更慢,在最后结晶时的严重区域偏析,偏析区域碳含量较高,且低熔点杂质都比较多,造成边部与心部的组织不均匀。 4.2 加热温度对断裂的影响 利用SEM 及EDS 对断口周围组织及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借助T13CrV 钢Thermal-calc 热力学软件计算热力学平衡相图,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高碳低合金T13CrV 钢退火态的主要碳化物有M7C3、M23C6和MC,固相线温度、M7C3、M23C6析出温度依次约为1,320℃、978℃、830℃。理论上加热温度在1,000~1,200℃,而实际大型钢锭存在较严重的偏析,固相线会更低,而且加热温度过高还会对组织产生恶劣影响,加热温度过低热塑性降低,加工难度增大。生产现场钢锭加热实测料温在1,160℃~1,190℃。 图5 热力学平衡计算(参考) (1)如图3a、图3b所示,心部为片状珠光体、球状珠光体和微少量石墨,颗粒状渗碳体数量少于正常T13 退火钢,由于少量渗碳体发生分解析出游离石墨所致。加工后冷却速度较慢,渗碳体不能完全球化。边部相对心部轧后冷却速度较快,网状渗碳体为片状珠光体+球状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呈网状析出。其析出温度范围一般在700℃~900℃,大量析出碳化物的温度在700℃~750℃,在轧后该温度区间内快冷能减少碳化物析出。由于加热温度偏高,表现晶粒较为粗大(见图3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