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VIP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 PAGE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素养导学】 时空观念:了解西域的地理概念;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及丝绸之路的路线等。 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家国情怀:感受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通过两汉对西域管理的史实,认识到国家统一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 【知识构建】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概况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发展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友好 关系 结果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具体情况 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 3.影响: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说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在这条路上传播的主要物品 及技术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1)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2)物品: (3)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开辟) (1)从山东沿岸出发,穿过黄海,到达朝鲜和日本。 (2)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是何时设置的?有何意义? (1)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府设在乌垒城。 (2)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 2.班超经营西域: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其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思维导引】 西域都护的设置,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史料研习】 通过“丝绸之路”向西去的物品,主要是丝绸。中国的丝织品通过这条路辗转传到西方后,不仅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而且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古代世界的声望。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2 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的陆上商路,东西方文明也从彼此隔绝到互通互融。 【任务一】【一位奋发青年的强国梦】 【教材再开发→材料研读】 《汉书?张骞传》记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1)翦伯赞评价张骞“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结合材料说一说,为什么翦伯赞对张骞会有如此高的评价?我们应学习张骞哪些精神品质? 答:原因:张骞通西域,促进了西域各国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管辖和开发的基础,为 “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精神: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任务二】【一条合作共赢的文明路】 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部分文物。 图一:康居王使者册,出土于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记载了汉元帝时康居王使者到酒泉贡献骆驼的内容。 图二:西汉羽人铜像。出土于汉长安城遗址南,有学者认为这种“羽人”造型实际是受西方艺术的影响。 图三:西汉裸体幼童铜像。出土于西安北郊,形象与晚期希腊神话中的厄洛斯相似,而与汉代艺术风格迥异。 (2)观察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文物,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答:这些文物不仅证实了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和西方已经有了贸易往来。(言之有理即可) 【任务三】【一段边疆治理的家国情】 公元前119年,西汉军队打败匈奴后,在西北地区开沟渠,“置田官”,利用军队进行屯田。之后,又迁徙居民充实边疆,屯田垦荒。屯田不仅解决了西域军队的粮饷,而且使西域很多地方成为“田地肥广、草木饶衍”的垦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屯田校尉始属都护”,屯田事务由西域都护管理。 ——摘编自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等 (3)依据材料,概括西汉屯田的措施,分析其影响。 答:措施:设置田官加强管理;利用士兵和普通民众耕种土地。 影响:解决了西域军队的粮饷和给养问题,使西域经济获得开发,有助于西汉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A层 课堂达标】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A) A.西域 B.新疆 C.河西走廊 D.天竺 2.(2022·重庆期末)《史记·大宛列传》载:“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其后岁馀,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