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及阅读练习9.pdf

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及阅读练习9.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及阅读练习 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及阅读练习 引导语:《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写作者在乡间的所 遇所感,词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苏 轼《浣溪沙》诗词鉴赏及阅读练习,希望对学习有帮助。 浣溪沙 苏轼(其一) 内容 簌簌衣巾落枣花 1 ,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 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 ,又要向 “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 ,记下的见 闻之一。 此词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 见的典型事物入手 ,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 , 明白如话 ,生动真切 ,栩栩传神 ,是此词的显著特色。此词上片写景 , 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 ,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 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 ,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 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 ,反映了一位 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谢雨道 上” ,经过长途跋涉 ,加之酒意未消 ,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 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 ,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 巾上。 这时,他才意识到 :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 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接着 ,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 声响,越往前走 ,这响声便越浓 ,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 ,不 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村南村北”概括 “缫 车”声 ,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 ,多么细心,多么兴奋。从响声中 , 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 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 摆着一堆黄瓜。“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 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 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 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生动地展 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 ,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 的艰辛 ,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 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 ,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 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 ,路途遥远 ,人体困乏 ,故而写下来的 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 ,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 “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 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 识活动 ,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走了 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 日高天热 ,人也走得口干舌燥 ,加上酒困 ,睡 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 ,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 分讲究 ,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 节 ,农家无人, 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 ,但 却栩栩如生 ,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 ,将一位太守与普 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 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 ,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 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 ,留给读者去想像 ,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 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 “枣花簌簌落衣 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 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 ,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 宾语 “香稻粒”、 “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 诗句的倒置 ,清人洪亮吉说: “诗家例用倒句法 ,方觉奇峭生动”。 全词绘景逼真形象 ,栩栩如生 ,叙事清新淡雅 ,脉脉含情,为宋 词词境的拓展作出了贡献。 苏轼《浣溪沙》阅读赏析题 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