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西方文论中兴会与灵感的异同.docVIP

试论中西方文论中兴会与灵感的异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中西方文论中兴会与灵感的异同 一、与“兴会”与“灵感”近似的几个概念 “灵感”一词来源于西方,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灵感”一词,但却有着和“灵感”类似的概念和范畴,如“感兴”、“兴会”、“天机”、“神助”、“自来”、“灵光”、“灵气”、“顿悟”等,可见中国古代文论中对灵感这一审美心理深层的体验现象早有研究,这可以说是中国美学的灵感论。 而“灵感”一词出自西方,“灵感”一词的希腊原文意思是神赐的“灵气”。英语中的“灵感”一词,其基本含义与希腊大体相同,指的是诗人或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由于神的灵气的凭附,从而使作品具有一种超凡的魅力。与“灵感”相似的概念有“迷狂”、“天才”、“激情”、“无意识”、“白日梦”等。 由此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文论中,“兴会”与“灵感”的含义相近,我们可以理解为“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一种特殊的思维状态,是一种饱含着情感、想象、智慧、感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水乳交融地突然产生,又转瞬即逝的思维状态。 二、“兴会”与“灵感”的相似之处 (一)两者均充满了神秘色彩 “灵感”一词的希腊原文意思是神赐的“灵气”。英文中的灵感一词最早用来指诗人进行创作时,自己的灵魂被神灵吹入了灵气,于是自己失去了理性,作品中的话语变成了神意的传达者,正是这种超自然能力所赐予的力量,进而才有完美的作品。德漠克利特最先发现了这一点。他认为“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一位诗人以热情并在神圣的灵感之下所作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苏格拉底也说:“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一种天才和灵感,他们就像那种占卦或卜课的人似的,说了许多很好的话,但并不懂得究竟是什么意思。”而柏拉图在对话集里谈到“文艺创作的才能从何而来”“诗人凭什么写出伟大的诗篇”时,他给出的答案是灵感说。柏拉图对所谓的“灵感”说有两种看法,一是神灵附体,二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回来的回忆。在《伊安》篇里他反复提到这一点:“抒情诗人的心灵也正像这样。……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作诗或代神说话。“……神对诗人们像对于占卜家和预言家一样,夺去他们的平常理想,用他们作代言人,正因为要使听众知道,诗人并非借自己的力量在无知无觉中说出那些珍贵的词句,而是由神凭附若来向人说话。” 直到公元十二世纪以后,灵感一词渐渐减弱了神的诏语的成份,主要偏重于艺术灵感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也是极为重视灵感问题的,从先秦的“感兴”到魏晋的“神思”,从唐宋的“妙悟”到明清的“兴会”,历代都有关于灵感问题的精彩描述和独到阐释。例如,《管子? 心术下》有一段话与柏拉图的“神灵附体”说不谋而合。“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而知凶吉乎?能止乎?能已乎?能毋问于人,而自得之于己乎?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思之不得,鬼神教之。”这显然是一种迷信色彩的说法,和柏拉图的“神灵附体”一样。可见,在灵感到来时“人与神”对话这一点上,中西方有相似的说法。 (二)两者均是受到外界刺激的结果 中国古代文论中,陆机《文赋》中一段对“兴会”的描述颇具代表性:“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这里所讲的“应感之会”,依照字面意思来讲,就是心物相触而有所感发,与“兴会”意思基本相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创作灵感。灵感之来,往往得益于外物的刺激,钱钟书所谓:“石中有火,必敲始现”,大体也包含着灵感有赖于外物激发这一层意思。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琴诗》,作者信手拈来已是妙趣横生,虽明白如话,却意蕴颇深。如此神来之笔,只能得益于“兴会”。苏轼本来就主张诗与书法当由作者冲口而出,纵手而成,《琴诗》正是这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结果。 西方文论家在谈论创作时,常常把伟大的“天才”、强烈的“激情”和神圣的“灵感”交至在一起论述。情感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维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在讨论“迷狂说”与“天才论”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注意到,情感,特别是激烈的情感,常常是与灵感相生相伴的姐妹。事实上,“灵感”这个词在希腊文中的原意就是“激情”的意思。据说希伯来的歌吟者常常是在激情状态下传达上帝的话语的:“我默默无语,甚至美好的言词也不说……正当我这样沉思的时候,激情迸发了,我终于用舌头讲话了。”激情迸发的时刻,就是灵感到来的时刻。早在柏拉图之前,德谟克利特就阐释过激情与诗人的关系, 并认为没有人“可以不充满热情而成为伟大的诗人”。赫里克的《不是天天都宜作诗》里也有类似的表述:“并非每一天我/ 都适用于预言:/ 不,但是当灵魂充满了/ 奇异的狂热;/ 充满了激情,然后我就写作/ 就像上帝一样写诗作文。” 优秀的诗人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