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四中初三(上)期中语文.docx

2022北京四中初三(上)期中语文.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2北京四中初三(上)期中语文 一、基础题(1-10题每题3分,11题16分,共46分)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峻 敝帚自珍 ?讪讪(shàn) ?踟(zhí)蹰不前 B.?木讷 竭泽而渔 ?茶峒(dònɡ) ?稗(bài)官野史 C.?踌躇 美仑美奂 ?慰藉(jí) ???揠(yà)苗助长 D.?蜷缩 名燥一时 ?摒弃(bìnɡ) ?锲(qì)而不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这样的改革试验,开始时轰轰烈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为人淡忘,最后大都无疾而终。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曾几何时,国际体育赛事赞助商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品牌开始在各大赛场崭露头角。 D.?纪检委从党政机关内部挖出了一批与走私分子沆瀣一气的蛀虫,这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展现老一辈“绿色先驱”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大力宣传他们的精神,勉励新一代林场人矢志不渝地传承。 B.?《中国好声音》是当下最火爆的娱乐节目之一,其年度总冠军借此契机,走上商业舞台,一时间炙手可热。 C.?率队赢球后,主教练接受采访,他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场很艰难的比赛,所幸我们拼到了最后。” D.?汉雅典奥运会冠军李珊被委以重任,无独有偶,江苏击剑名将肖爱华不久后也获履新职。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散文蓬勃发展,出现了诸如《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优秀的历史散文。 B.?《古诗十九首》起于汉代,后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文选》,代表作《迢迢牵牛星》等篇传唱后世。 C.?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并称“唐宋八大家”。 D.?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代表作《边城》描写了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善良美好的人性。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雕刻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 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趋向、接近 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可怪也欤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8.?对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吾尝终日而思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两个“之”不同,两个“而”不同 B.?两个“之”相同,两个“而”不同 C.?两个“之”不同,两个“而”相同 D.?两个“之”相同,两个“而”相同 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没死以闻?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0.?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的是( ) 例句:材不为世用 A.?项籍者,下相人也?B.?以其无礼于晋 C.?蚓无爪牙之利?D.?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1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歌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 (4)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7)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人之贻。(《静女》) (9)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认证主体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