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课件.pptxVIP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退 出首 页 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三、线粒体的遗传体系 四、线粒体核编码蛋白质的转运五、线粒体的起源六、线粒体的分裂与融合 七、线粒体的功能 首 页退 出 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不同类型或不同生理状态的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目及排列分布并不相同。 形态:光镜下呈线状、粒状或杆状等。数量:因细胞种类而不同,最少的细胞只含1个线粒体,最多 的达50万个。代谢旺盛时,线粒体数量较多,反之线 粒体的数量则较少。线粒体形态首 页退 出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电镜下,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左为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右为线粒体超微结构模式图 首 页退 出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1.外膜(outer membrane) 线粒体最外层所包绕的一层单位膜,厚约5~7nm。 ⑴ 组成:1/2为脂类,1/2为蛋白质。⑵ 特点: 外膜的蛋白质包括多种转运蛋白,它们形成较大的水相通道跨越脂质双层,使外膜出现直径2~3nm的小孔,允许通过分子量在10 000以下的物质,包括一些小分子多肽。首 页退 出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2.内膜(inner membrane)比外膜稍薄,平均厚4.5nm,是一层单位膜。⑴ 结构基质腔(matrix space):也称内腔,由内膜直接包围的空间,含有基质。膜间腔(intermembrane space):也称外腔,内膜与外膜之间的空间。首 页退 出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2.内膜(inner membrane)⑴ 结构③嵴(cristae):内膜上有大量向内腔突起的折叠。④嵴间腔(intercristae space ):嵴与嵴之间的内腔部分。 ⑤嵴内空间(intracristae space):由于嵴向内腔突进造成的外腔向内伸入的部分。退 出首 页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2.内膜(inner membrane)⑵ 组成:20%是脂类,80%是蛋白质。⑶ 特点: 通透性小,分子量大于150的物质不能通过。选择通透性高,膜上的转运蛋白控制内、外腔的物质交换,以保证活性物质的代谢。 退 出首 页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3.转位接触点(translocation contact site)在线粒体的内、外膜上存在的一些内膜与外膜相互接触的地方,此处膜间隙变狭窄,称为转位接触点。内膜转位子(Tim)——通道蛋白外膜转位子(Tom )——受体蛋白功能: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线粒体的通道。首 页退 出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3.转位接触点黑色箭头所指为转位接触点;红色箭头所指为通过转位接触点转运的物质 首 页退 出tom和tim受体系统 tom和tim受体系统参与核基因组编码多肽链通过膜进入线粒体的过程 独立的遗传体系退 出首 页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4.基质(matrix)成分: 酶类: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解、蛋白质合成。 双链环状DNA:线粒体特有 核糖体 退 出首 页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5.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内膜(包括嵴)的内表面附着许多突出于内腔的颗粒,每个线粒体大约有104~105个。退 出首 页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5.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基粒由多种蛋白质亚基组成,分为三部分: 头部:圆球形,突入内腔中, 基片:嵌于内膜中, 柄部:将头部与基片相连。基粒头部具有酶活性,能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因此,基粒又称ATP合酶复合体(ATP synthase complex)。首 页退 出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是线粒体的主要成分,约占65%~70%,多分布于内膜和基质。线粒体含有众多酶系,目前已确认有120余种,是细胞中含酶最多的细胞器。这些酶分别位于线粒体的不同部位,在线粒体行使细胞氧化功能时起重要的作用。内膜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膜标志酶——单胺氧化酶;基质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膜间腔的标志酶——腺苷酸激酶。 首 页退 出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脂类:占线粒体干重的25%~30%,大部分是磷脂。此外,还含有DNA和完整的遗传系统,多种辅酶(如CoQ、FMN、FAD和NAD+等)、维生素和各类无机离子。首 页退 出三、线粒体的遗传体系 (一)线粒体D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