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护理.pptx

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护理.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护理 刀客特万 2023-07-25 01. 病状介绍 02. 03. 目录 护理要点 治疗方法 病状介绍 1 钩端螺旋体病的基本概念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钩端螺旋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疼痛、黄疸、出血等。 钩端螺旋体病主要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水源、土壤、食物等途径传播。 钩端螺旋体病可导致多器官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的特点 出血性黄疸:皮肤、黏膜、巩膜等部位出现黄疸,伴有出血症状。 发热:体温升高,可达39℃以上。 肌肉疼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肝脾肿大:肝脏、脾脏肿大,触诊有压痛。 肾功能损害:尿量减少,尿液颜色加深,肾功能检查异常。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 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 发病原因:钩端螺旋体感染 传播途径:接触感染动物的尿液、粪便等 传播途径:接触感染动物的皮肤、黏膜等 传播途径: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组织等 护理要点 2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体温变化:注意患者体温是否正常,有无发热、寒战等症状。 观察尿液变化:注意患者尿液颜色、量、气味等变化,有无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观察皮肤变化:注意患者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等变化,有无黄疸、皮疹等症状。 观察呼吸变化:注意患者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保持病人清洁卫生 01 02 03 04 保持病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 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定期洗澡、更换衣服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刷牙、漱口 保持呼吸道清洁,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预防并发症发生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02 预防感染: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03 预防血栓形成: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04 预防肾功能损害:注意观察尿量、尿色、尿比重等指标,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 05 预防出血: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消化道等部位,及时发现出血情况,及时处理。 06 治疗方法 3 药物治疗 青霉素:首选药物,对钩端螺旋体病有较好的疗效 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对钩端螺旋体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等,对钩端螺旋体病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易产生耐药性,需谨慎使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对钩端螺旋体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辅助治疗措施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保持电解质平衡 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给予镇痛药和退烧药,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 给予抗炎药和抗病毒药,减轻炎症和病毒感染 给予输血和血浆置换,改善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与指导 康复护理: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 运动指导:患者需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饮食指导:患者需要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心理指导: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感谢您的到来 汇报人名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院医护资料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医院各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方案、年度计划、培训小结、自查报告以及制作医护常用的培训课件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