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历史(青山区)优质教学设计评选 历史(青山区)优质教学设计评选 教 案: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学 校: 武 汉 市 钢 城 十一 中 姓 名: 汪 琼 二○一二年 十二月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第117—121页) 武汉市钢城十一中 汪 琼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知道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对俄国历史的影响。知道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对俄日改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初步学会对同类的历史事物理解,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两次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以及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感知这两次改革促使俄国和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引导学生用客观、辨证、全面看待历史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案》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情景设置 【教学过程】 [课前导引] 视频《俄罗斯、日本的国家宣传片》(意图:唤起学生对俄日2个国家的兴趣,准备进入本课的学习。) [新课导入] 视频《日俄战争》,学生猜测“战争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提 问“为何会出现‘日胜俄败’这样的结果呢? 师:同学们,这场日俄战争的结果是?(生:日本胜利 俄国战败)为何会出现“日胜俄败”这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学习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让我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寻找历史原因吧! 基础知识 自我突破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我们分成2大组比赛完成表格。老师右手的同学负责填写俄国农奴制,左手的同学负责日本明治维新,限时2分钟,比比看哪组学生更快更准确的? 【活动一】分成2组学生比赛,各负责填写俄国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 【过渡】师:同学们做的很好。通过表格,我们已经梳理了俄国、日本两国改革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进入探究学习1、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找寻俄国失败的历史根源? (二)探究学习 大家参与 ——探究问题1、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找寻日俄战争中俄国失败的 历史根源?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 1、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 1853-1856 师:1)我们说俄国是“从一次战争的失败走向另一次战争(日俄战争)的失败 ”,前“一次战争”是指?(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俄国发动侵略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都在加紧争夺国外市场,为了对付俄国,积极“援助”土耳其……战争很快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2)我们来看一位熟悉的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他亲历了这场战争:(可让一个男生朗读这段话)“28岁的我这是一名炮兵连长。战争中,英法联军的强大火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步枪射程是我国步枪的三倍,我们用帆船来对付英法联军的汽船,由于缺乏铁路,我们不得不用大车来拉军需品,不得不在抵达前线以前步行数百里。” 你们的感受? 3)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结论)这种差距实际上就是俄国已经落后了,而农奴制就是罪魁祸首。(重复)克里米亚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俄国的社会危机,沙皇也意识到为了维护统治必须进行改革。 4)(沙皇的话)“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倒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史称“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提问:农奴制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是想维护沙皇统治,而被迫不得以的改革) 2、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经济和政治2方面(让学生看课件,标注法令中的局限性,突出弊端) 3、评价农奴制改革: 1)简单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历史进步性; 2)重点强调其局限性(改革后农奴图片、列夫·托尔斯泰自己的负面评价); 3)【活动二】根据改革前后表情的变化,划分参与改革人物类别,说出理由。 沙皇 沙皇 贵族 工厂主 农奴 《俄国参与改革人物类别划分图》 类别 改革前 改革后 A B C 师:俄国废除农奴制客观上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历史进步性,(强调)但是历史的后续发展证明其局限性更为突出,特别是沙皇专制制 度严重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这就为日俄战争中俄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过渡】师:19世纪90年代,俄国的兴趣从中亚转移到远东,觊觎中国富饶的东北地区,而此时它遇到了一个强劲对手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