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从“人文”说起人教版新课标.docx

小学语文论文-从“人文”说起人教版新课标.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论文-从“人文”提及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语文课程的性质归纳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致,是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对此,我曾写过多篇文章指出该结论不正确、不科学。 今日想再说说这个论题,因为周德藩早就说过:学科性质搞不清,学科改革难成 功。怎么谈?就从“人文”提及吧。 “人文”一词最早出自于我国的《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 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整天下”。“人文”专指礼教文化,拿此刻的话说是指 文明礼貌的为人之道与相应的社会规范。跟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的外延扩大,汉 朝时含“人事”义。到现在,人类社会的各样文化现象统称为“人文”。 20世纪90年月初,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学生素 材困穷、视线狭小,突出表此刻作文立意不高这一点上,于是号召语文要增强“人 文”教课。号召一出,惹起反应,同意者大加追捧,连朱绍禹这样的名教授也出 来捧场,他是参加1986年语文教课纲领的订正者,还发布了订正说明的专文, 他向来主张“工具性与思想性的一致”,忽然180度大转弯大谈人文,还加上个 “性”,鼓动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致”。恰逢教育部要请人制定《语文课程 标准》,就语文学科性责问题又引起了一场大议论,莫衷一是。结果行政干涉加 上执笔人的威望,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致”写进了课标。十年来,争辩不 断。 争辩的焦点集中在思辩方法上。毛泽东以为:一事物差别它事物是由事物的根本属性,即由该事物的实质决定的。剖析事物时应透过现象抓住实质,而事物的实质属性只有一个,假如出现第二、第三个那是该事物的隶属性质。那么语文学科的实质属性是什么呢?叶圣陶在上世纪30年月就说过“语文是工具”,但数学也是工具。1936年毛泽东指出:语文是“基础工具”,进而差别于其余各门学科。1950年“国文”改为“语文”,在课本的说明中引用了毛泽东的论断。1986年在改正语文教课纲领时仍旧保存了毛泽东的看法。进入21世纪却只提“工 具”不提“基础”了,这不可了历史的倒退了吗? 人文性是否是语文学科的实质属性呢?不是!连人文学院的院长都撰文加以否认了。能不可以作为语文学科的隶属性质呢?不可以!因为人文性是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共性。至于什么叫人文性,直到现在日也没有一个人作出威望的解说,在工具 书中也找不到这一看法。我们只好望文生义:“性”即性质,指事物所拥有的特质;“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样文化现象。此刻非要把工具特质与文化现象特质“一致”起来,还非要说成是“基本特色”,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比如,人与其余动物的差别,归根结底是由人会“思想”这一基本属性决定 的。思想又是经过“语言”来表现的,但语言不是人的实质属性,仅是隶属特征,因为其余动物也有语言,它们是靠喊声、磁波、形体动作来相互传达信息,这是 生计本能的反应。惟独人经过语言形成思想,“语言与思想分拆不开”(叶圣陶语),所以,思想与语言相联合、相一致成为人的“基本特色”。自然,人与其余动物都要进行新陈代谢,但我们不可以也不会把思想与新陈代谢的一致看做是人的基本特色。 既然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一致的基本特色写进了课标,那么在课标中应有所说 明、有所表现吧。惋惜,我们能看到详细的工具性的文字,却看不到详细的人文 性的文字,好不简单也仅在“总目标”的第二条中看到一点儿印迹,但不是“人 文”而是“文化”,提的也是抽象而原则的要求。二者怎样“一致”?在实行建 议中只字未提。但是,我们在看到详细的工具性文字的同时,恰好看到的是详细 而又明确的思想性文字;也看到了工具性与思想性相“一致”的文字:知识与能 力、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浸透,融为一体”。既这样, 为何非要把“思想性”改成“人文性”呢? 顾黄初教授对语文教课的泰斗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剖析得十分精粹。叶老从上世纪20年月至80年月,向来从事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他一直把思想性“育人”放在第一位,因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并把语文学习分解为一个个“习惯”,习惯致使“人品”的形成。他以为从孔子开始学语文与学为人之道就联合成一体,这是几千年来老祖宗给后代留下来的可贵经验。他还以为这是由汉民族独有的“方块字”的特质决定了的。世界三大古文字,此中的两种已经消逝,惟独汉文 字持久不衰,连续发展五千多年,它的音、形、义三联合的构字模式对事物的早 期认识和智慧的初期开发,拥有其余文字没法代替的功能。只需张嘴说、着手写,就有感情和价值取向的显现,从这个角度说,不存在纯工具性的语文课。所以, 要说语文学科的隶属性质,排在头位的就应当是“思想性”;要说“一致”,也应当是“工具性与思想性的一致”;要说“基本特色”,也应当是“工具性与思 想性的一致”。于漪提出的三个问题,前两个可指引学生投入生活、关怀生活、 察看生活、热爱生活来解决,这在课标中已有所表现。至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