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李白诗歌悲剧意识新论.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白诗歌悲剧意识新论* 内容提要 中国主流文化以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为价值建构的原初动力和逻辑起点, 以“人能弘道”式的自证为价值建构的基本方式,以悲剧意识的兴起作为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 重要保障机制,从而建构起指向审美超越的悲剧精神。 李白诗歌以最本真、 自然的生命与世事 人生、社会历史、宇宙自然展开对话并进行追询,其诗歌的悲剧意识表现为在悲剧真相中深情 地追询,追询自然、仙、梦中的精神乐园而不得的悲剧感,用“酒”来激发和超越悲剧意识,在怀 古中抒写浓郁的历史悲剧意识以及由对生命存在的清晰感受而产生的生命悲剧意识, 对展示 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 李白诗歌 悲剧意识 深情追询 审美超越 作者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872) DOI:10.14167/j.zjss.2019.10.014 中国主流文化以“人能弘道”为价值建构的基 向对现实悲剧性进行审美超越。 必须特别指出的 本方式,即不断以人要“活着” 的内在亲证为价值 是, 这种对现实悲剧性的审美超越不是无视和逃 建构的原初动力和逻辑起点, 依据来源于历史实 避现实悲剧性, 而是把同现实悲剧性的抗争当作 践的人类总体意识 (即有利于人类更好更长久地 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方式。 当然,在更高的精神境 存在与发展的意识)进行自证。 在自证的过程中, 界上又会产生更高的现实悲剧性, 这就要求人再 人的主体意识与客观限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现实 次提高精神境界,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是 悲剧性, 人区别于动物的高智商对此进行各种形 中国悲剧精神的主流。 ① 式的把握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观念, 就是原初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精神和悲剧意识 意义上的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的兴起则是通过追 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充分体现了以上中国悲剧 问和检讨从反面确认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意识的特点。 李白诗歌以最本真、 自然的生命与世 是建立正确价值观念必不可少的保障、净化机制。 事人生、 社会历史、 宇宙自然展开对话并进行追 在中国主流文化中, 现实悲剧性是人要 “活 询,对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具有典型意义。 着” 的内在亲证的无限要求与人的主体能力有限 一、在悲剧真相中深情地追询 性之间的矛盾的显现,它是与人同在、不可克服的 人的生命感知和人的存在方式。 与此同时, 人要 至盛唐时期, 秦汉以来的政治本体时代的所 “活着”的内在亲证也决定了人对现实悲剧性进行 有合理因素都发挥到了极致, 政治上的集权与自 把握的永恒冲动, 这种永恒的冲动更多地是以人 由、经济上的集中与独立、文化上的信仰与开放等 类总体意识为依据来对待现实悲剧性, 这必然导 方面的关系都调适得非常恰当, 社会的各个方面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诗宋词审美类型研究”(15BZW095)阶段性成果。 126 浙江社会科学 年第 期 2019 10 都显得异常的自由、开放和繁荣。 这样的社会给人 价值的对象,只能与影子和明月为伴。 但影子和明 以无限的信心, 使人相信社会政治是一切追求的 月也不能和他达成交流,“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