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其他-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B卷.docxVIP

初中历史中考其他-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B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卷 一、选择题 1.(2023·槐荫模拟)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 A.秦朝中央与地方机构 B.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C.明朝锦衣卫印 D.清朝军机处 2.(2023·市中模拟)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这样一段关于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这种“凶暴”如何达到了顶峰( ) A.东厂的设置 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的废除 D.文字狱兴起 3.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 )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进行环球航行 C.进行殖民掠夺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4.(2023·山东东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5.(2023·市中模拟)最符合下表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 A.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清朝对外关系 D.民族政权的并立 6.(2023·历下模拟)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 ①郑和下西洋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天桥模拟)某学校九年级历史微信群的聊天记录中,提到了“伊犁将军”“达赖”“班禅”“雅克萨之战”等词语,他们谈论的内容可能是( ) A.民族融合 B.边疆巩固 C.抗击外来侵略 D.君主专制加强 8.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 A.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B.使中国彻底免遭西方入侵 C.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D.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9.(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观察下面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 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 10.(2023·山东聊城)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二、非选择题 11.(2023·市中模拟)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民族英雄戚继光,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境,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从而解决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 (3)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 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 参考答案 B卷 11.(1)贡献:戚继光抗击倭寇(或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 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 (2)措施:康熙帝率军进行雅克萨反击战。条约:《尼布楚条约》。 (3)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