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人护理; 糖 尿 病(DM)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三多一少)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流行病学: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肥胖者高于消瘦者,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一、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1型糖尿病(T1DM):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其特点:①多见于青少年;②起病急,症状明显;③易发生酮症酸中毒;④需依赖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T2DM):由于胰岛素抵抗和(或)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其特点:①多见于成人②起病缓慢;③很少发生酮症酸中毒;④一般不需要胰岛素治疗。;3、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至目前病因已明确的继发性糖尿病。 4、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二、病因:尚未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诱发); 胰岛素作用: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消耗血中葡萄糖。; 三、临床表现 (一)代谢紊乱症候群 表现为 “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1、急性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icdosis,DKA):是DM最危险、最易出现的并发症。 1)诱因:T1DM有自发DKA倾向,T2DM常在一定诱因下而发生。常见的诱因有:①应激状况,如感染、手术、麻醉、创伤、精神紧张、分娩等;②饮食治疗不当;③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减量不当;④约10~30%可无明显的诱因。;2)临床表现: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表现为原症状加重 ①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 ②呼吸系统:呼吸深大而快,呼气有烂苹果味。 ③循环系统:脉细速、血压下降。 ④神经系统:常伴头痛、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体检:①脱水征(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差、眼球内下陷);②烂苹果味;③休克征(四肢厥冷,尿量减少、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3)实验室检查: ①尿液:尿糖、尿酮强阳性。;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迷(高渗性昏迷):应激情况下血糖急剧增高,引起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 起病症状不明显,重者出现嗜睡、幻觉、昏迷等,尿糖呈强阳性,而尿酮阴性。 (3)感染:由于病人抵抗力低下→感染。最易发生细菌感染,以皮肤疖痈、化脓性感染、泌尿系感染最常见;其次是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真菌性阴道炎等;再次是结核感染,且易扩散形成空洞。; 2、慢性并发症:主要累及大血管与微血管。 (1)大血管病变:由于糖代谢和脂质代谢异常所致。常累及心、脑、下肢的大中血管,出现冠心病、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变(是Ⅱ型DM主要死因)、肢端坏疽(如间歇性跛行)。 (2)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肾和视网膜,出现糖尿病肾病(是Ⅰ型DM主要死因)和视网膜病变。 1)糖尿病肾病:其特征性改变是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晚期因肾衰而死亡。;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DM失明的主要原因。血液黏稠、血脂、以及糖、脂、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血管的硬化所致,甚至视网膜剥离而失明。 (3)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最为常见;其次是植物神经病变。 1)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呈手套或袜套状分布;肢体疼痛,下肢较上肢明显。 2)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顽固性腹泻、便秘、尿潴留、排汗异常、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阳痿等。; (4)糖尿病足 是指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位)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 ;四、实验室检查 1、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 2、血糖测定:是诊断DM的重要依据,也是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正常值3.9~6. 1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于可疑者可作此试验。将75g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min内服完。服后30、60、120、180分钟各抽血一次。 4、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测定:它可反映病人2~3月血糖的总水平,是监控糖尿病的重要指标。正常人GHbA1约为8~10%。;5、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可反映糖尿病病人近2~3周内血糖的总水平,亦是糖尿病病人近期病情监测的指标。 五、诊断要点 ; 六、治疗要点 目的:①降低血糖,纠正代谢紊乱;②消除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等。 (一)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被公认为是其他治疗的关键。;(二)饮食治疗   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其目的:①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