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第四章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教学课件 -高一 《内科护理》同步教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VIP

第三篇第四章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教学课件 -高一 《内科护理》同步教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四章 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病人过去有或无心脏病史,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心脏射血 功能的突然终止。?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 心脏病,约75%的心脏骤停病人是由于冠心病所致,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此外,其他可引起心脏骤停的心脏病还包括急性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 瓣病变、心律失常等。下一页 返回 第四章 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2.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如严重的高钾或低钾血症、高钙、高镁血症、 酸中毒等。? 3. 电击、雷击、窒息、溺水等意外事件。? 4. 药物中毒或过敏,如奎尼丁、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或青霉素、血清制剂过敏等均可引 起心脏骤停。? 5. 某些治疗、手术或麻醉意外,如心脏介入性诊断或治疗、麻醉剂量过大、心脏手术 等情况。 第四章 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二)发病机制? 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 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较少见的是无脉性电活动。? 心脏骤停发生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人体各系统组织对缺氧的耐受 性不一致,最敏感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一般认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时限是4~6分钟,超过该时限则预后不良;其次是心脏,严重缺氧时心脏节律和传导受抑制;再次 是肝脏和肾脏。如心脏骤停后抢救不及时,脑及心、肾等重要脏器的缺氧性损伤变为不可逆性,则失去复苏的机会。 第四章 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临床表现】? 发作时病人可表现为意识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心脏骤停刚发 生时脑中尚存 少量含氧的血液,可短暂刺激呼吸中枢,出现呼吸断续, 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 后呼吸停止,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皮肤苍白 或发绀,由于尿道括约 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可出现二便失禁。其中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 动消 失是最可靠也是可以最迅速做出心脏骤停判断的临床表现。 第四章 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心电图特征】? 心脏骤停时,心电图常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心室颤动 最常见。? 2. 心脏停搏 又称心室静止,心房、心室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呈一直线, 或偶见P波。? 3. 心电机械分离 心肌仍有生物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收缩功能。心电图上表现为 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 每分钟20~30次以下。 第四章 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心脏骤停的处理】? (一)识别心脏骤停? 当发现无反应或空然倒地的病人时,首先观察其对刺激的反应,如轻拍 肩部并呼叫 “你怎么样啦”,然后判断有无呼吸运动、大动脉有无搏动。突发意识丧失,无呼吸或无 正常呼吸(即仅有喘息),视为心脏骤停, 呼救和立即开始CPR。? (二)呼救? 高声呼救,请求他人帮助,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应设法呼叫急救电话,启 动急救系统(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 第四章 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三)基础生命支持(BLS)? 又称初期复苏。其主要目的是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维持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 的最低血供。其主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compressions,C)、畅通气道(airway)、人 工呼吸(breath),即CAB三步曲。和除颤。? 1. 胸外按压(C) 胸外按压是心脏骤停后循环支持的有效方法。成人在开放气道通气前先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时使胸腔内正压增加,整个心脏受到均匀的压力,使心脏排 血,放松按压的瞬间,胸腔内突然形成负压,心脏随之舒张,上、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心 脏。如此反复,可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第四章 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2. 畅通气道(A) 将病人仰卧于平坦硬地或平板床上,松解衣领及裤带,对疑有脊 柱、特别是颈椎受伤的病人,移动时防止身体扭曲,以免引起瘫痪。迅速清除口腔黏液、 呕吐物及其他异物,如有义齿应取出,然后采取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术者将一手置于病 人前额用力加压使病人头后仰,另一手的食、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颏尖、耳垂的连线与 地面垂直,以通畅气道。 第四章 心脏骤停和复苏病人的护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3. 人工呼吸(B) 人工呼吸是用人工方法(手法或机械)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 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进入或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气管内 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法。当条件或时间不允许时,口对口呼吸不失为一种快捷有 效的通气方法。术者用置于病人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