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中控制对信任影响的多案例研究:角色感知的调节作用.docx

PPP项目中控制对信任影响的多案例研究:角色感知的调节作用.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PPP项目中控制对信任影响的多案例研究 角色感知的调节作用 ? ? 杜亚灵 张凯红 马 辉 娄黎星 (1.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PPP项目中控制对信任影响的多案例研究:角色感知的调节作用 杜亚灵1张凯红1马辉2娄黎星1 (1.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控制与信任作为PPP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治理机制,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受到角色感知的调节,并最终决定了PPP项目的履约效果。首先,依据私人部门的企业类型将其角色感知界定为4类,即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和商人关系,并分别选取对应的代表性PPP项目案例;其次,通过多案例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上述4类角色感知下政府部门的合同条款控制对私人部门信任感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父子关系或朋友关系的角色感知下,合同条款控制通常较低,且其与私人部门感知到的能力信任表面上呈现负相关关系;②在兄弟关系或商人关系的角色感知下,合同条款控制通常较高,且其与私人部门感知到的能力信任本质上呈现正相关关系;③角色感知对合同条款控制与私人部门感知到的善意信任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合同条款控制; 信任; 角色感知; 多案例研究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是指政府部门为了提供高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与私人部门建立起来的长期合作关系[1]。在这种长期合作关系中,相互猜忌的交易双方很难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唯有信任才能激励交易双方保持强烈的合作意愿,以提高交易效率[2]。由此可见,信任对PPP项目成功至关重要。然而,不适当的信任就意味着风险[3],一般工程项目中抑制风险行为的方式是控制,控制与信任作为两种互补的项目治理方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合同执行阶段,正式控制的程度影响着受控方的信任感知[4]。关于上述影响的具体情况,现有文献中的观点还存在较大的分歧,鉴于此,在PPP这种特定关系背景下揭示控制对信任的影响机理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开始采用PPP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鉴于外资企业经验丰富、财力雄厚,私人部门的企业类型以外资企业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民间资本逐渐聚积,私人部门的企业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2014年,国家开始密集发布PPP相关的政策性文件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其中《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将社会资本(即理论上的私人部门)界定为与本PPP项目的政府部门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经济实体,即将当地国有企业排除在范围之外;而在2015年发布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则指出,满足条件的本级政府下属的融资平台公司也可以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显然,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不同历史时期私人部门企业类型的范围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此外,即便是相同性质的私人部门,因其社会声誉、以往合作经历等差异,他们对其与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主观认知也可能是不同的[5]。由此可知,私人部门对双方之间关系的认定取决于两方面:①由私人部门的企业类型所决定的交易双方固有的关系,即客观定位;②由项目外在因素影响所形成的对交易双方关系的情感认知,即主观定位。客观定位和主观定位共同构成了私人部门对其与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角色感知,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影响着当事人对对方行为的理解,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或干扰了控制对信任的影响[6]。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角色感知对控制与信任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解释我国政府对于社会资本范围的调整,并指导政府部门进行科学的控制,以使交易双方的信任维持在一个最佳状态,最终促使PPP项目成功。 1 理论基础与文献分析 1.1信任与信任感知 以往研究大多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信任进行定义,即信任是一种预期,当施信方承担因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时,受信方不会趁机采取机会主义行为[7]。现有文献对组织间信任的研究通常包括施信方的信任和受信方的信任感知,信任感知是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取决于受信任方感知到的信任程度[8]。信任这种心理状态具有很强的相互性[9],当受信方发现对方信任自己时,若其表现出同等的信任并证明自己是值得对方信任的,那么双方之间的关系才能长久维持[10,11];若受信方没有表现出同等的信任,那么施信方会认为对方是在有意破坏信任,从而以不信任的行为作为回应,这种状态会最终导致信任的破裂。由此可知,交易双方的信任水平会在相互博弈过程中趋于均衡状态[11],最终表现出信任趋同。 本研究是基于政府部门的视角探讨其施加控制时私人部门所感知到的信任程度,即受信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