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地位.pptVIP

阿奇霉素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地位.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中指出,对于小儿急性中耳炎和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如果青霉素过敏、病原明确为支原体或衣原体者选用大环内酯类,常用的有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 * 下面介绍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中耳炎。 * 本幻灯中鼓膜照片呈现急性中耳炎急性期改变:变红,膨胀并增厚。 中耳炎可分为以下两种: 伴渗液的急性中耳炎(AOM),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快速出现,中耳内充满渗液,患儿出现急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2 积液性中耳炎(OME),也称为分泌性中耳炎或沉默性中耳炎,中耳出现渗液但没有急性病变的症状。1 1Faden HS. Otitis media. In: Long SS, Pickering LK, Prober CG,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New York, NY: Churchill Livingstone Inc; 1997:211-227.? 2Klein JO. Clin Infect Dis. 1994;19:823-833. * 急性中耳炎病初出现耳痛,耳漏以及听力下降,并可出现全身性症状和体征如发热,易激惹,头痛,嗜睡,厌食及呕吐1 。 本幻灯中的小儿出现急性中耳炎的体征,触摸并牵拉其耳廓。 此时如果使用耳镜检查鼓膜,可见鼓膜膨胀,变色,增厚,透明度下降2 。 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前,急性中耳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到40%2 。抗生素的使用极大的降低的急性中耳炎的严重后遗症。目前大约为0.5% 2 。急性中耳炎后遗症包括乳突炎,脑膜炎,面神经瘫痪以及迷路炎1,3 1Klein JO. Clin Infect Dis. 1994;19:823-833. 2Faden HS. Otitis media. In: Long SS, Pickering LK, Prober CG,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New York, NY: Churchill Livingstone Inc; 1997:211-227.? 3Bluestone CD.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0;19(suppl 5):S37-S46. * 这是急性中耳炎的图片。 * 这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鼓膜穿孔的图片。 * 在美国,随着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注射使用,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流行开始下降,导致流感嗜血杆菌成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体。研究显示,2003年58%的儿童急性中耳炎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 * 最近的研究显示,不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在体外试验中能够进入表皮细胞内,而在人类腺样组织中发现它可存在于巨噬样细胞中并在细胞内增殖, 流感嗜血杆菌这种在兼性细胞内生存的特点可使其得以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和抗微生物药物,从而导致持续性和难治性呼吸道感染。 * 阿奇霉素穿透巨噬细胞和进入其他细胞的能力较其他药物更强,因此能够显著杀灭细胞内链球菌。来自日本的研究表明,阿奇霉素对于细胞内不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导致的持续性中耳炎时有显著的疗效。 * 多项治疗急性中耳炎的对比试验显示,阿奇霉素的临床治愈率优于β内酰胺类。 * 这是一项希舒美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研究,剔除对β-内酰胺、大环内酯类或阿奇霉素过敏,患有苯丙酮尿症,在30天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中耳炎症状持续超过4周或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 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开始治疗后第12-14天),希舒美组与高剂量阿莫西林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相当。 * 希舒美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阿莫西林相似,腹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阿莫西林组(P=0.017)。 * 依从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希舒美组依从性显著高于阿莫西林组,两者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1。 * 此项研究的结论为:单剂希舒美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疗效与10天疗程高剂量阿莫西林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阿莫西林相似,其中腹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阿莫西林;单剂希舒美的依从性达100%,显著高于阿莫西林。 *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鼻窦炎。 * 儿童鼻-鼻窦炎与成年期不同,具有其特殊性。 * 这是一张鼻窦表面投影图,鼻窦是左右成对的,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 这是鼻腔外侧壁结构,可以看出额窦、后组筛窦和蝶窦的位置。 * 儿童各鼻窦的发育先后顺序不同,因此各窦受累先后顺序不同。上颌窦和筛窦在出生时即已有一定的窦腔,故常先受感染。额窦两 岁才开始发育,蝶窦出生时仅为鼻软骨囊后下的囊性腔,3~4岁时才迅速发育,所以较迟受累。此外,儿童鼻窦窦口相对较大,鼻腔和鼻道狭窄,各

文档评论(0)

Zhangqing0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