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课件.ppt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由于培养瓶中空间和营养是有限的,存在环境阻力,每周更换培养液组的浮萍种群不呈“J”形增长,A错误; 由图可知,未更换培养液组在第21天左右斜率最大,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 浮萍属于水生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不能利用糖类等有机物,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受环境的影响,摇床培养可使浮萍充分接触光源,与静置培养得到的K值不同,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020年6月5日,中华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下列关于某地中华穿山甲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中资源的分布不能影响穿山甲种群空间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穿山甲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连续多年跟踪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可得出自然增长率 D.若建立自然保护区,则穿山甲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将呈现“J”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决定穿山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错误; 建立自然保护区,穿山甲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不是理想条件),故穿山甲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将呈现“S”形,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模拟)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数量与种群瞬时增长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种群瞬时增长量大于0时,种群 数量将上升 B.该种群数量为40万时,种群瞬时增 长量最大 C.该种群数量大于80万后呈现下降趋势 D.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种群种内竞争最剧烈的是K值以上,种内竞争会淘汰部分个体,又恢复到K值,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如图是一种酵母菌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t1时两批次产生的乙醇都很少或几乎没有 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a批次若有大量细菌污染,则K值会下降,与题图不符,A不合理; b先达到K值,可能是接种量高于a,B合理; t2时,a、b均达到K值,但由于b条件下酵母菌数量首先达到K值,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则营养物质的剩余量相对较少,D合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2023·吉林通化高三模拟)下列有关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影响人口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B.使用杀虫剂使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S”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中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逐渐变小 D.“J”形增长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种群增长模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S”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受到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增大,因此种群数量的变化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逐渐变大,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科学家研究某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时田鼠种群数量相同,c~d时段种群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田鼠种群数量在b~d时期经历了先上升后 下降的变化 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形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D.从图中可知O~d时期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___ 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曲线增长。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法。 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 成分、空间、pH、 温度 “J”形 “S”形 显微计数 2.实验流程 液体 无菌 均匀 计数板上盖玻片边缘 计数室底部 曲线 7 3.结果分析 (1)开始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 形曲线增长模型。

文档评论(0)

清青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企业方案、单位制度、操作规范、使用流程、培训资源,擅长K12资源整合服务……期待为您的职场带来价值。

认证主体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