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ppt

学前教育学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是具体、微观的,教师要根据所设计的活动目标组织活动,因此,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宏观、笼统。例如,“培养儿童的能力”“学习相关知识”就太笼统,不具体,不可操作。 3.目标要体现综合性、整体性 目标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所以,目标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知、能力3个维度考虑,并且,在主要实现某个领域目标的同时,适当兼顾、融合其他领域的目标。教师应该根据活动的内容,围绕核心目标,有机地统筹其他领域的目标。 4.目标的表述角度要一致,行为主体要统一 目标既可以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表述,也可以从儿童的角度进行表述。通常来说,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表述的目标为教师的培养目标,以教师为主体,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预期,多使用“引导”“鼓励”“培养”“帮助”“激发”等词来表述教师的“教”;从儿童的角度进行表述的目标为儿童的发展目标,以儿童为主体,强调的是儿童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学习后应获得的发展和变化,多使用“学会”“喜欢”“感受”“能”“愿意”“懂得”“理解”“体验”“尝试”等词来表述儿童的“学”。无论采取哪一种表述角度,其行为主体必须前后统一。目前,多数幼儿园主张从儿童的角度进行目标表述,以促使教师关注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教师“以教定学”,而应该注重“以学定教”。 (三)设计教学活动准备 幼儿园教学活动准备既有物质准备,也有精神准备。物质准备包括教师和儿童在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场地、设施和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创设有利于儿童学习的教学情境,考虑好材料的种类、数量以及分配和使用方法等。精神准备主要是指儿童和教师的知识经验、技能以及情感准备。儿童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内容的,脱离了原有经验,儿童将无法理解新的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好奇、好问、喜欢探索,会涉及广泛的知识经验,教师如果不做相应的准备,就无法帮助儿童、引导儿童。 (四)设计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分为开始、基本、结束3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基本的任务。 1.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及学习的兴趣,导入活动,向儿童提出学习任务,使其明确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儿童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设计导入活动。导入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教具导入:以实物、图片、标本等教具引出学习内容,引起儿童的兴趣。例如,在认识金鱼的活动中,出示金鱼,引起儿童观察的兴趣。 (2)演示导入:以演示实验或表演的方式导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例如,教师在引导儿童探索磁铁的奥秘时,先做了一个“吸铁球”的实验,将汽水瓶里的铁球用一块磁铁贴着瓶壁吸了出来,儿童感到非常神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并萌发了参与活动的兴趣。 (3)悬疑导入:以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问题造成悬念,使儿童置身于惊奇之中,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科学活动“神奇的静电”的开始,教师向儿童演示用一根塑料尺子吸起了小纸屑,并以问题“尺子怎么会吸起小纸屑呢?”制造悬念,激发儿童探究的欲望。 (4)作品导入:以故事、儿歌、谜语等方式导入,引起儿童的兴趣,引发其联想。 (5)游戏导入:以游戏的口吻或游戏的方式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儿童的兴趣。 (6)经验衔接导入:在了解儿童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供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激发儿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中,教师请儿童回顾、观察通过圆形孔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然后问他们想不想试试通过方形孔、三角形孔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引发儿童探究的热情和欲望,从而导入实验活动。 (7)直接导入: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阐明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使儿童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儿童学习的愿望。通俗地讲,就是开门见山。例如,“今天,我们要到户外去找影子,这些影子能不能藏起来、能不能被踩住呢?”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部分,其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组织儿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从而实现活动目标。为此,教师应由易到难,即递进式地安排儿童的学习内容及活动,处理好各环节的衔接,并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儿童有步骤地、灵活地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环节,在不断提出新要求中使教学过程逐步深入。 设计基本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教师要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儿童围绕主题展开活动。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不要太笼统,要切合实际,富有启发性、逻辑性,有利于儿童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使儿童碎片式的经验得以丰富、准确、系统化。同时,启发性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在认识西瓜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利于儿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西瓜的外形特征,并能够由外到里进行观察和感知。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应该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