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死亡与复苏.pptxVIP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医学死亡与复苏第1页/共88页第2页/共88页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命与死亡的概念及原因;掌握脑死亡的概念及其意义;熟悉复苏的方法与步骤。第3页/共88页 概 述 死亡(death)------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 复苏(anabiosis)---采用人工方法重建机体生命活动。 一个古老的课题 一门新兴的学科 (死亡观、死亡指标和复苏措施) 第4页/共88页 第一节 死 亡 一、生命与死亡的概念(一)生命的概念 生命(本质)—— 机体内同化和异化不断运动 演化的过程。(二)死亡的概念 死亡是生命活动过程的终止,机体完整性的解体。 既是生命活动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又是生命活动 发展的必然结局。 第5页/共88页 二、死亡的分类(一)生理性死亡(少) 由于各器官的自然老化衰竭而死亡,又称老死。(二)病理性死亡(大多数) 因患疾病、意外事故、暴力或社会原因等造成 的死亡,统称为病理性死亡。(三)安乐死亡(我国尚无法律依据) 根据患者和家属的请求,医务人员采用药物措施,让某 些极端痛苦,而又无法医治的临死病人在睡眠中安祥死 去。(减轻患者痛苦、人道的死亡方式)第6页/共88页“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无痛苦死亡; 二是无痛致死术。“安乐死”在我国尚无法律依据,但已有定义。我国关于安乐死的定义 “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第7页/共88页 自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有人要求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由此引发了应否合法化的大论战。 荷兰——安乐死合法化先行国家。荷兰每年有4000人 “合法化死亡”。 现在西方有许多老人担心自己会在医院里被“杀死”而逃往国外(以德国为主)。 澳大利亚的安乐死倡导者菲利浦·尼特斯克医生花一年时间研制了一种最新的致命机器,使人吸入大量纯CO而死亡。他已经给4名病人实施了“安乐死”,赢得了“死亡医生”的绰号。第8页/共88页我国首位安乐死医生蒲连升夏素文的儿子王明成我国首位安乐死者夏素文中国首例安乐死26年前,中国第1例安乐死的执行医生蒲连升(陕西汉中人),因给病人实施安乐死而被捕入狱。 1986年,汉中市的王明成之母夏素文因患绝症,痛苦不堪,儿子和女儿跪请医生为妈实施安乐死,蒲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给夏素文注射了100mg复方冬眠灵,制造了我国第一例安乐死事件,其儿子和医生因此入狱,直到1992年才改判无罪释放。第9页/共88页夏素文的儿子王明成94年患胃癌,亲自为自己写申请书请求安乐死未成功,最终带着遗憾和痛苦死去。尿毒症病人王喜文要求安乐死趋势:越来越多极端痛苦的垂危病人和家属请求安乐死!第10页/共88页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死亡标志—— “三征候” 瞳孔变化 三、死亡观念的更新 现代死亡观与传统死亡观的更替。 传统死亡观:死亡是一个过程,分为三期: 频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现代死亡观:全脑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 死亡的标志:“脑死亡”。(后述)第11页/共88页 四、病理性死亡的原因(一)意外因素 如电击、中毒、溺水、创伤、窒息、麻醉过度等。 多致急性死亡; 器官多无器质性损害; 机体无过度消耗,及时抢救,有可能复活。(二)重要器官不可逆性损害 如:脑、心、肾、肝、肺等生命重要器官功能严重 衰竭而死亡。(三)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恶性肿瘤、严重结核、严重营养不良等,致机 体极度耗竭而死亡。 第12页/共88页 五、脑死亡(brain death) “脑死亡”概念的提出: 1959年,法国学者P.Mollaret和M. Goulon在第23届国际神经学会上首次提出“昏迷过度”的概念,并开始使用了“脑死亡”一词。法国也于1966年确定了“脑死亡”为死亡标志。 (一)脑死亡的概念 全脑机能不可逆性永久性丧失, 机体作为整体的机能永久性停止。196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特别委员会: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第13页/共88页1973年,第八届国际脑波、临床神经生理学会: “脑死亡是包括小脑、脑干,直至第一颈髓的全 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第14页/共88页脑死亡 ★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终结。 ★是对死亡的最新认识。 ★既是临床死亡,又是社会死亡。 ★全脑功能完全丧失,并不意味着全脑髓的 一切细胞都同时死亡。 脑死亡应与下列术语相区别 1、大脑死亡(cerebral death):指大脑半球的死亡。 2、皮层死亡(cortical death):仅指大脑皮层的死亡。 3、不可逆昏迷(irreversible coma):不可康复的昏睡 状态,仍能维持呼吸、循环等基本生命功能。第15页/共88页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